[实用新型]太阳能多功能电动轮椅车无效
申请号: | 200720309591.6 | 申请日: | 200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45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勇 |
主分类号: | A61G5/00 | 分类号: | A61G5/00;A61G5/02;A61G5/04;A61G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夏晏平 |
地址: | 8300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多功能 电动 轮椅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辅助器械.交通车辆领域,尤其是可拆卸的手动.机动两用车。
背景技术
本人在专利号为ZL200420008843.8,专利名称为“多功能组合轮椅车”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包括一辆四轮轮椅车及具有驱动装置的前轮架组合而成的多功能组合轮椅车,其前端安装着一个由驱动装置带动的行走轮,在前轮架上部套装着固接有大梁的回转轴套,在大梁的另一端固接有可拆卸连接架,连接架连接着四轮轮椅车。所述的实用新型专利具有可组合或可拆卸及电子调速和机械变速等的使用功能,它占用空间小,可以作长距离行走,活动范围大。经过使用证明它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和喜爱,具有很好的推广性。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点,如在晴天长时间行驶时没有遮阳功能,乘坐者只能在烈日下暴晒,接受常时间紫外线照射。没有给驱动电源充电的电源,固定的轮椅扶手不方便乘坐者的进出行动,被保留的轮椅前部的二个万向轮会影响组合车的行驶,为此作了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乘坐更舒适、行驶更灵活方便的改进的多功能组合轮椅车。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太阳能多功能电动轮椅车,具有四轮轮椅车,在四轮轮椅车前下部椅架上固接有可拆卸连接器,连接器连接着大梁的一端,大梁的另一端连接有回转轴套,回转轴套套装在带有驱动装置行走轮的前轮架上,在加高的可上下移动的轮椅背架顶端轮椅上方装有太阳能采集板装置,轮椅两侧具有能上下翻动的活动扶手,在轮椅架前部装有两个能绕轮椅架转动固定的方向轮。
所述太阳能采集板装置具有前后二块太阳能采集板,中间通过折叠连接件连接,后太阳能采集板后部通过滑动连接条与椅背架中部连接。
所述能上下翻动的活动扶手具有两种活动方式,第一种方式为具有两处活动连接部,一处为扶手与椅背架连接部C,另一处为扶手与扶手支柱上端连接部D,或第二种活动方式,两处连接部为一处是扶手与椅背架连接部C,另一处为扶手支持下端与椅架连接部E。
C连接部为在椅背架上具有固定的轴根,轴根中部具有凸出的轴头,在扶手的连接端具有轴套,在轴套与椅背架相对的端面的一部分开有空槽,轴套套在轴头上,在轴头与轴套端面空槽之间套有回位弹簧,回位弹簧的一脚固定在轴根上,另一脚靠在空槽的侧面,在轴根的下部具有挡块,在离扶手90°至180°的轴套的右上部边缘处具有定位块。
D连接部为在扶手侧面的水平方向开有销钉孔,在扶手底面垂直向上开有榫孔,销钉孔和支柱榫孔相互交叉贯通,扶手支柱的端部具有榫头,榫头插入榫孔中,在榫头与销钉孔交汇处,榫头上开有销钉穿孔,在销钉孔中插入销钉,销钉穿过榫头上的销钉穿孔,在销钉上装有定位弹簧,空位弹簧里端固定在销钉上,定位弹簧外端与销钉孔壁固定。E部连接机构的结构与D部连接机构相反,即支柱上端的结构移至支柱下端扶手上的结构移至相对应的椅架上。
万向轮绕轮椅架转动固定装置为在万向轮连接杆顶部装有套管,套管套装在轮椅架上,套管内径大于轮椅架外径,在套管上侧面开有锁紧螺栓孔,在锁紧螺栓孔中装有锁紧螺栓,在锁紧螺栓端部与轮椅架外壁间装有锁紧弹簧。
所述可上下移动的轮椅背架的结构为轮椅背架上段的末端部具有堵头,轮椅背架上段和堵头插入轮椅背架下段首端中,在轮椅背架下段上开有轴向固定槽,在堵头上与固定槽相应位置开有固定螺栓孔,固定螺栓穿过固定槽和堵头将椅背轲上、下段固定。
以上技术方案表明在轮椅上方的太阳能采集板既能提供太阳能电源给驱动装置蓄电池充电,又能作为遮阳蓬挡光挡雨,一举两得;而且太阳能采集板由前后两块组成,可将前太阳能采集板翻转,叠在后太阳能采集板上面,以方便人员上下;太阳能采集板的高度可通过调节椅背架上、下段位置进行调整;太阳能采集板通过滑动连接条可调节太阳能采集板的方向角度,以便对准太阳方向采集更多的太阳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勇,未经王建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095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