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球形煤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310004.5 | 申请日: | 200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73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民;赵谦;姚欣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建设工程咨询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7/22 | 分类号: | E04H7/22;B65G6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形 煤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储料场,特别是一种用于电力行业作为燃煤发电厂贮存或转运燃煤的球形煤场。本实用新型也可用于类似燃煤粒径的采矿行业。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对能源行业控制环境污染的条件更加严格。为了更有效地改善燃煤电厂煤场的运行条件,治理电厂周边的生态环境,采用或研发输煤设备运行更为可靠、土建结构更为合理、造价更为经济的全封闭式煤场势在必行。
现有的全封闭式煤场,有条形煤场、筒仓贮煤场、圆形煤场、球形煤场,对以上几种全封闭煤场方案的分析,认为圆形煤场和球形煤场是目前燃煤电厂可选择的较为理想的全封闭式煤场。其中球形煤场的优点更为突出。
现有技术中的球形煤场是以大直径半球形钢筋混凝土薄壳封闭结构,配备环形堆取料机输煤系统。其中“全封闭式球形混凝土薄壳储料仓”工程技术由美国DOME公司首创开发,广泛应用于煤、水泥、飞灰、石灰石、肥料、矿石、粮食等散装货物储存物流行业。薄壳施工工艺过程包括:环形底座建造、充气气囊做外模、注浇聚亚氨酯、搭建钢筋结构、喷射混凝土。由于施工工艺尚不掌握,此项技术目前在我国属于空白,且无应用实例。若采用技术引进方式费用很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避开国外球形煤场土建施工方法及材料国内尚不掌握的难点,提出一种可在国内实施的球形煤场设计方案。本方案结合国内土建施工工艺水平,以球形钢网架结构代替球形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以多条钢筋混凝土缝隙式煤槽配备叶轮给煤机输煤系统,代替环形堆取料机输煤系统。本方案的实施将使设备简单,运行灵活,减少投资,增加贮煤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按如下的方式来实现的:所述球形煤场,包括土建结构、输煤系统、安全监测系统和附属设施;土建结构由基础底板、圆形浅仓、球形顶盖及中央框架组成;输煤系统由输煤转运站、缝隙式煤槽、叶轮给煤机、输煤胶带组成;安全监测系统由温度监测器、可燃气体监测器、料位监测器组成;附属设施由喷雾降尘器、消防设施、安全通道及防暴设施组成。
所述基础底板为圆形,其设于地表以下,基础底板的周边设有环板,环板和基础底板共同构成圆形浅仓,环板顶部设有顶部环梁,环板周边设有中间环梁,球形顶盖设于顶部环梁上面,球形顶盖以球形钢网架作为支撑,外铺压型钢板,形成球形钢网架顶盖结构;中央框架设于基础底板的中央,中央框架是一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所述煤场转运站设于中央框架的顶部,外露于球形顶盖,煤场转运站与输煤栈桥连接,来煤通过输煤栈桥进入煤场转运站并依靠重力自由下落;多条缝隙式煤槽,平行地设置在基础底板上面,每条缝隙式煤槽的下面设有输煤胶带,输煤胶带延伸出圆形浅仓外;每条缝隙式煤槽的上面设有一台或两台叶轮给煤机,自由下落的煤散落在每一条缝隙式煤槽上,叶轮给煤机一边旋转,一边往返移动,将缝隙式煤槽上的煤从煤槽的缝隙处转送到输煤胶带上,输煤胶带将煤送出球形煤场。
所述温度监测器设于中央框架四周的立柱上;可燃气体监测器设于球形顶盖的下面;料位监测器设于缝隙式煤槽的侧面。
所述球形顶盖的顶部与输煤转运站相接处设有通风窗;球形顶盖的底部与环板相接处设有玻璃窗和巡回通廊。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如下:由于球形煤场为半圆球壳封闭结构,所以不需挡煤墙,结构简单,在设备、结构、造价等方而有着明显的技术经济优势;由于输煤方式是通过球形顶盖上的输煤转运站,采用顶部单点自由落煤方式堆煤,所以堆煤分布规则,有效避免圆形煤场环形堆煤不均及环形挡煤墙受力不均的缺陷;在同等直径条件下,球形煤场比圆形煤场堆煤量大,充满系数高;球形煤场采用叶轮给煤机配备输煤胶带卸煤方式,工艺简捷,运行灵活,可避免煤场输煤死角,保证来煤先进先出;球形煤场为全封闭状态,所以有效的控制了煤尘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是圆形浅仓俯视图
图中:1基础底板 2圆形浅仓 3球形顶盖
4央框框架 5输煤转运站 6缝隙式煤槽
7叶轮给煤机 8输煤胶带 9温度监测器
10可燃气体监测器 11料位监测器 12环板
13顶部环梁 14中间环梁 15输煤栈桥
16通风窗 17玻璃窗 18巡回通廊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建设工程咨询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建设工程咨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100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雨水的除叶除污装置
- 下一篇:防跳型横截沟排水篾子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