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USB充电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310106.7 | 申请日: | 200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13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盛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usb 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充电器,尤指一种组设有复数个USB插槽与一电源插孔的充电器。
背景技术
一般可利用USB接口来充电的装置(如:MP3随身碟、手机等等),是可利用开机状态下的计算机或笔记型计算机等等附有USB插槽的装置来进行充电,其主要是利用计算机主机本身所提供的电源通过USB插槽来进行充电,但是受限于必须通过在开机状态下的计算机主机才能提供电力,且一般在没有计算机主机的场合就无法充电,又,一般计算机主机的USB插槽数量并不多,若是同时要多个装置要进行充电又着实不便,且桌上型计算机无法随身携带,所以并无法随时随地充电,虽然笔记型计算机便于携带,但是却又受限于笔记型计算机本身的电力有线与USB插槽数量的限制,无法长时间且对多个装置进行充电,固有必要加以改良的。
有鉴于上述的需求,本实用新型设计人精心研究,并积个人从事所述的项事业的多年经验,终设计出一种崭新的充电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同时对多组具有USB接口的装置进行充电的充电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充电器,其是包含一充电盒、复数条USB数据传输线与一电源线,其中,充电盒是由一外壳体与一电路板组成,且电路板上固设有复数个USB插槽与一电源插孔,其是将电源线与充电盒电性连接,可使USB插槽具有电力可供以充电,或是将电源线与一电源分接线连接,再将电源分接在线的两公头端其中一端与充电盒连接,另一端则可在连接一充电盒或其它具有电源孔的装置,达到可同时对多个装置进行充电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盒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意图(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二)。
附图标记说明:10-充电器;101-充电盒;1011-上盖;10111-上凹孔;1012-下盖;10121-下凹孔;1013-电路板;1014-USB插槽;1015-电源孔;102-USB数据传输线;103-电源分接线;1031-母头端;1032-公头端;104-电源线;20-具有USB接口的装置;21-具有电源孔的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如图中所示的充电器10,其是包括一充电盒101、复数条USB数据传输线102、一电源分接线103与一电源线104,其中,充电盒101其中一侧是组设有一电源孔1015,其它侧则组设有复数个USB插槽1014;USB数据传输线102其两端都为USB插头,其一端的USB插头可连接在充电盒101上的USB插槽1014,另一端则可连接在具有USB插槽的装置;电源分接线103是成型为Y字型,且成型有一母头端1031与两公头端1032,其中一端公头端1032可与充电盒101的电源孔1015连接,而另一端公头端1032则可与具有电源孔的装置连接;电源线104是可与电源分接线103上的母头端1031相连接。
请参阅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盒立体分解图,如图中所示的充电盒10,其是由一上盖1011、一下盖1012与一电路板1013组成,其中,上盖1011侧边是成型的复数个上凹孔10111是与下盖1012侧边成型的复数个下凹孔10121相对应,当上盖1011与下盖1012组设后,其复数上凹孔10111与复数下凹孔10121会形成复数个透孔,而电路板1013是组设在其内部,且电路板1013上是固设有复数个USB插槽1014与一电源孔1015,且电路板1013组设在充电盒101内部时,USB插槽1014与电源孔1015会稍微凸伸在上凹孔10111与下凹孔10121组设后所形成的透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盛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泰盛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101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条码识别技术的饮料容器回收装置
- 下一篇:定时通电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