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漏钠接收抑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310431.3 | 申请日: | 200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67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杜海鸥;申凤阳;徐永兴;王荣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21C9/04 | 分类号: | G21C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41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收 抑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灭火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接收泄漏的液态金属钠并抑制钠火的装置。
背景技术
典型的快中子反应堆都采用液态金属钠作为冷却剂。正常情况下,熔融的金属钠被包在管道和容器中,但由于操作失误、焊接问题、加热丝与管壁接触而烧穿、局部压力过高以及波纹管破裂等原因,可能造成钠系统边界的破裂而形成钠的泄漏,进而可能产生钠火。钠火的火焰很低,并有白色的浓烟即为钠气溶胶,这种气溶胶具有强碱性,对于人和动物的皮肤具有严重的灼伤能力,特别对眼睛和呼吸系统的损害严重。如果快中子反应堆一回路工艺间发生钠火事故,其产生的钠气溶胶中还会带有24Na、22Na等放射性物质,对环境的危害就更为严重。为了避免钠泄漏产生火灾需采取十分严格的预防措施。
目前,国际上(如法国、德国和英国等)通常采用接钠盘系统来接收泄漏的钠,同时接钠盘系统还能够灭钠火。该接钠盘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先把泄漏钠接收到接钠盘内,同时补充惰性气体(或使用液氮气化形成惰性气氛),形成惰性气体覆盖的效果,从而达到抑制钠燃烧的目的。这种接钠盘系统布置在快中子反应堆厂房内的钠回路房间中,该系统要求钠回路房间在正压下具有较强的密封性,否则当事故发生时,充入的惰性气体向外泄漏,易对邻近操作人员形成危害。由于这些因素,接钠盘系统的造价非常高;同时接钠盘的体积很大,拆装不方便,相互之间不连通,相当于独立工作,事故后的处理工作困难。接钠盘之间流通性差,局部泄漏的液态钠容易迅速增加,不利于灭掉钠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接收泄漏的液态金属钠并抑制钠火、结构简单且造价低、安装和拆卸灵活的漏钠接收抑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漏钠接收抑制装置,包括若干个均匀排布的抑制盘,抑制盘的个数可以根据钠冷快堆厂房的大小而定,每个抑制盘的顶部均盖有盘盖,在盘盖下方设有多个通向抑制盘内的排放管;在两两相邻抑制盘的侧壁上均固定有贯穿两侧壁的溢流管,使得每个抑制盘与相邻抑制盘连通;两两相邻抑制盘的盘盖通过盘间导流盖相连,在盘间导流盖之间形成的空隙处设有盘间导流过渡盖,即多个盘间导流盖和盘间导流过渡盖将若干个抑制盘的盘盖连接形成无缝隙的一体。
如上所述的一种漏钠接收抑制装置,所述的抑制盘的盘盖上设有多道凹槽;所述的盘盖下方设有的通向抑制盘内的排放管设于凹槽处,排放管末端距抑制盘底部5~30mm。
如上所述的一种漏钠接收抑制装置,所述的盘间导流盖为弧形,两端卡在其所连接的两个抑制盘的盘盖边缘。
如上所述的一种漏钠接收抑制装置,所述的盘间导流过渡盖为弧形,四边卡在其所连接的盘间导流盖的边缘。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漏钠接收抑制装置由多个带有盘盖的小体积的抑制盘连接而成,使得安装和拆卸更为灵活。通过盘间导流盖及盘间导流过渡盖使多个盘盖连接形成无缝隙的一体,保证了泄露的液态金属钠全部接收到盘盖内,通过排放管流入抑制盘中,不落会到地面。泄漏的钠通过排放管流进抑制盘后,当钠液位淹没排放管下端口时,空气难以进入抑制盘内,盘内空气在钠进入过程中从溢流孔和盘盖周边的缝隙向外排放,因为钠火在空气中氧含量小于5%时会自动熄灭,所以抑制盘内钠的燃烧在消耗完抑制盘内空气中的氧后自动熄灭,即形成了自液封,从而达到使钠火自灭的目的。这时只需要将抑制盘内的覆盖气体控制在常压状态即可。这样的设计将大大降低厂房的密封性要求,也节约了成本。在相邻抑制盘间设置的溢流孔,使得所有抑制盘间相互连通形成一个整体,当一个抑制盘装满后就向周围抑制盘扩散溢排。通过试验表明,绝大部分泄漏的液态金属钠都能够收集到抑制盘内,总接收效率达到93.11%,只有不到7%的液态金属钠残留在盘盖上或燃烧后变成了钠气溶胶,由此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漏钠接收抑制装置具有非常高的接收和抑制效率,大大将低了钠气溶胶的产生。本实用新型的漏钠接收抑制装置用于可能产生较大钠泄漏的一、二次钠回路设备间,具有较好的防火效果,减少了一次钠回路事故时因钠气溶胶中有24Na、22Na等放射性物质,对环境的放射性污染,以及二次钠回路事故时的化学危害。本实用新型除了可以在钠冷快堆厂房应用,还可以用于钠厂房。
附图说明
图1漏钠接收抑制装置连接示意图;
图2漏钠接收抑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盘间导流盖侧视图;
图4盘间导流盖过渡盖俯视图;
图中1.盘盖;2.盘间导流盖;3.盘间导流过渡盖;4.凹槽;5.排放管;6.抑制盘;7.溢流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104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发光二极管的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线管引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