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解多功能天车驾驶室联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311269.7 | 申请日: | 200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85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黄卫平;张整社;孟轶英;齐铭;杨鹏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连城铝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54 | 分类号: | B66C13/54;B66C17/06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 代理人: | 田玉兰 |
地址: | 730335甘肃省永登***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 多功能 天车 驾驶室 联接 装置 | ||
所属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天车驾驶室联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电解多功能 天车驾驶室联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有色行业中,电解多功能天车驾驶室与吊架之间采用吊 挂式联接方式(如图1所示),天车驾驶室4通过减振器2用螺栓1吊挂在槽钢 吊架3上,减振器2的结构是由内外两个钢套2.1和2.3、中间用橡胶2.2浇铸 而成。从电解多功能天车运行情况看,这种联接装置存在的问题是:①减振器2 台阶切断,导致减振器2及螺栓1全部从槽钢吊架3上脱落;②减振器2内外 套2.1和2.3有分离的可能性,导致减振器2内套2.3及螺栓1全部从槽钢吊 架3上脱落;③螺栓1上的螺母5脱落。如果发生上述情况之一,天车驾驶室 就会在该吊挂点与槽钢吊架分离。由于没有其他保护设施,极有可能造成天车 驾驶室脱落而掉下,甚至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安全事故。因此,此种联接装置存 在着安全隐患,改造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接可靠、安全性能好的电解多 功能天车驾驶室联接装置,能够很好地解决天车驾驶室目前存在的安全隐患问 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解多功能天车驾驶室联接装置,包括吊挂支撑在槽钢吊架上的减振 器、联接天车驾驶室的螺栓及螺母,其特征是:在所述减振器的上方设置一大 平垫,大平垫下面安装一绝缘板,大平垫和绝缘板的外围直径大于槽钢吊架的 安装孔直径。
所述的螺母采用双螺母背紧方式紧固,并用螺纹锁固剂进行固定。
所述的螺栓采用高强度螺栓。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电解多功能天车驾驶室联接装置,由于在减振 器上方安装了绝缘板和大垫片,一旦出现减振器台阶切断或内外套分离的情况 脱落而掉下时,绝缘板和大垫片会被槽钢吊架承接住,因绝缘板与钢垫片的外 围直径较槽钢吊架安装孔直径大,所以绝缘板与钢垫片不会脱出,同时还可以 起到天车驾驶室与槽钢吊架之间绝缘保护作用,通过上述设计改造,可很好地 解决天车驾驶室目前存在的安装隐患。由于采用双螺母背紧再加螺纹锁固剂紧 固,可以有效地防止螺母松动。由于采用高强度螺栓联接,增加了联接处的可 靠性。因此,改造后的电解多功能天车驾驶室联接装置,安全可靠性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解多功能天车驾驶室联接 装置实施例,减振器2的结构仍然是由内外两个钢套2.1和2.3、中间用橡胶 2.2浇铸而成,对现有技术所做出的贡献即创新点在于:在减振器2的上方设置 一直径为φ110×10的大平垫6,大平垫6下面安装一绝缘板7,大平垫6和绝 缘板7的外围直径φ110大于槽钢吊架3的安装孔直径φ80,当减震器2损坏脱 落时,绝缘板7和大平垫6可以阻止螺栓1从天车驾驶室4的槽钢吊架3的安 装孔内脱出,防止天车驾驶室4跌落掉下,对天车驾驶室及人员起到安全保护 作用,同时绝缘板7也起到防止天车驾驶室4与槽钢吊架3短路的作用。以上 是技术改造的关键之处。
另外,为进一步增强联接的可靠性,螺栓1采用M20×200高强度(8.8级) 螺栓,以增加螺栓的承接能力;采用双螺母5和8背紧方式紧固,并用螺纹锁 固剂进行固定,解决螺母的松动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连城铝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兰州连城铝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112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