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故障提醒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311295.X | 申请日: | 200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57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苏西安;杨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申科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D41/22 | 分类号: | F02D41/22;G07C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崇义 |
地址: | 710065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故障 提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故障提醒器。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的发展,是国家的经济发展支拄产业,现有汽车拥有量达到3000万辆,每年新车生产量大于600万辆,而且每年以20-30%增长量上升。但我们的汽车维修企业,基本上还是依靠经验进行故障诊断,好的企业采用的比较多的是进口故障诊断设备,而且技术保守,传感附件多、不通用,价格高。例如进口的VAS5053是德国针对本公司,大众奥迪系列生产的故障诊断设备,专车专用,连本公司其它车辆都不能兼容使用。再如STAS200是针对奔驰公司汽车生产的故障诊断设备。国产的故障诊断设备DK6500,8800也是部分少数车辆可以使用。
以上故障诊断设备存在着设备比较大、附件比较多、技术保守、通用性能差、而且价格高的缺点,不适应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大多数车辆,工作性能可靠,使汽车运行更加安全的汽车故障提醒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故障提醒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燃料系统传感器、电路系统传感器、传动系统传感器、语音电路、显示电路、存储电路、编码电路和CPU控制电路,所述燃料系统传感器、电路系统传感器和传动系统传感器输出端分别接CPU控制电路输入端,CPU控制电路输出端分别接语音电路、显示电路、存储电路和编码电路的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作为汽车的仪表附件,对汽车适时诊断。
2、对汽车的燃料系统、制动系统、点火系统、传动系统等八项系统进行顺序诊断。
3、采用512存储器,将处理结果保存起来。
4、处理结果,采用语音报警提醒驾驶员,引起驾驶员注意保养和维修。
5、存储器的数据可以连接打印机。
6、显示故障部位和调整维修参数。
7、采用编码及时调整各种汽车的参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一种汽车故障提醒器,它包括燃料系统传感器101、电路系统传感器102、传动系统传感器103、语音电路104、显示电路105、存储电路106、编码电路107和CPU控制电路108,所述燃料系统传感器101、电路系统传感器102和传动系统传感器103输出端分别接CPU控制电路108输入端,CPU控制电路108输出端分别接语音电路104、显示电路105、存储电路106和编码电路107的输入端。
如图2所示,所述燃料系统传感器101输出端接CPU控制电路108的P1接口,电路系统传感器102输出端接CPU控制电路108的P2接口,传动系统传感器103输出端接CPU控制电路108的P3接口,语音电路104输入端接CPU控制电路108的P4接口,显示电路105输入端接CPU控制电路108的P5接口,存储电路106输入端接CPU控制电路108的P6接口,编码电路107输入端接CPU控制电路108的P7接口。
如图1和图2所示,汽车在安装后,要及时进行计算机的原始数据修正,通过编码电路107进行调整、修正,修正该车的技术指标和要求。
汽车接通电源时,故障提醒器进入工作状态,通过燃料系统传感器101、电路系统传感器102和传动系统传感器103,将适时传感参数分别经过CPU控制器的P1口、P2口和P3口送入计算机,与原始数据进行对比、处理,发现有1-5%的变化(变化率可通过编码电路107进行调整、选择),变化参数可通过P4口将处理结果送入语音电路104报警,提醒驾驶员注意。同时通过P5口推动显示电路105,显示故障部位和调整参数。并将数据通过P6口送入存储电路106的512存储器,将结果存储起来。提供给打印机或其它的计算机连接。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故障提醒器始终是工作状态,对各系统传感器的参数进行随机地、顺序地、重复地进行故障诊断、比较、分析,发现有1-5%的变化,就如同汽车开始状态,通过语音电路104报警、显示电路105显示、存储电路106存储有变化的数据。
该实用新型汽车故障提醒器,可作为汽车的仪表附件,对汽车适时诊断,也可以作为一个测试工具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申科电子研究所,未经西安申科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112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水冷发动机汽缸头
- 下一篇:风、水冷发动机汽缸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