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侧面溢流的电著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312395.4 | 申请日: | 200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55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宽;庄欣颖;卓永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及成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3/00 | 分类号: | C25D13/00;C25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春兰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面 溢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电著系统,尤指一种利用侧面溢流系统所达成的电著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外观要求愈来愈注重,且具有艳丽色彩外壳的产品往往能成为超越同类型产品的卖点,导致业者开始将产品的外观造型纳入设计重点,一般言,产品的外壳通常包括多个工件,业者需分别对各个工件进行上色后,再对该等工件进行组装,以成为一成品,其中,对工件上色的过程是使用喷涂方式,但是该方式是使用人工对工件进行上色,会导致生产效率低,且业者在人力方面,需付出过高的生产成本,故,开始有业者利用电著涂装(E1ectrode-position coating)方式,取代传统喷涂上色的方式。
一般言,电著涂装方式与电镀过程极为近似,皆是属于电沉积过程(Electrode position process),即是利用电极板通过电流,使溶剂中所含的固态物(金属、涂料…)附着于物体表面上,其目的是在改变物体表面的特性、尺寸或颜色。早期,在电著过程中,业者通常使用全面溢流系统,请参阅图1所示,业者先将电著涂料均匀混合于溶剂中,以形成一电著液,并将该电著液注入一主槽10内,业者将需上色的工件12浸入该主槽10中,并在该主槽10的两端所设电极板104上通入直流电,以使该电著液中的涂料能附着于该工件12上,由于在经过不断的电著过程中,该电著液中所包含的涂料会逐渐减少,且该电著液亦会混有工作环境中的杂质(如:粉尘、毛发等),进而影响后来的工件12质量,因此业者将新的电著液,经由铺设于主槽底的管路(图中未示)注入,而随着水位的提高,旧的电著液会溢流到设于该主槽10旁的溢流槽11内,并经由该溢流槽11流出,如此,业者即可保持工件12在电著过程中,仍能维持均匀的颜色,而该全面溢流系统存在着下列缺点:
1、工件12放置于该主槽10邻近电极板104的两端,使得业者的每一次作业,仅能放置二工件12于该主槽10内,影响了业者的生产效率,若业者为了提高产能,则必须购置拥有更大主槽10的全面溢流系统,导致业者需付出更多的生产成本。
2、当业者欲使用更大主槽10的全面溢流系统时,则必须规划更多的厂房空间,以置放该全面溢流系统,导致其它仪器设备必须更动摆放位置或扩建厂房,造成业者需负担更多的投资成本。
为了改善上述缺点,有业者将全面溢流系统的工件12及电极板104的方向,改为如图2中的工件22及电极板204的方向,而该种摆放方式造成电著液的溢流方向(如图1中箭头所示)与工件12相垂直,一般言,工件12上通常会设有开口(螺丝孔、装饰孔等),当电著液突然流入狭窄的开口时,开口的入口处附近容易产生反向回流的现象,导致该开口附近与工件12其它部分涂料厚度不一致,故该种方式虽能增加产能,却衍生出新的问题。
因此,业者又发展出一种侧面溢流系统,请参阅图2所示,主槽20较短的一端设有一第一溢流口200,另,一溢流槽24较长的一侧与该主槽20较长的一侧相连接,且其对应的另一侧则与一回收槽26相连接,该溢流槽24邻近该第一溢流口200的一端设有一第二溢流口240,如此,该主槽20内的电著液,即可依序经由该第一及第二溢流口200、240流入该溢流槽24内(如箭头所示),并经由该溢流槽24远离该第二溢流口240的一端流出,故,电极板204即可设于该主槽20较长的两侧,且工件22亦可放置于该二电极板204之间,而避免因工件22与电著液流向垂直,所产生的反向回流现象,另,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业者通常会将流出溢流槽24的电著液,经过杂质过滤处理后,一部分重新注入于主槽20内,另一部分的电著液则会被分解成回收的涂料及回收的溶剂,并分别依序注入该溢流槽24及该回收槽26内,又,该回收槽26内的回收溶剂会经由一贯穿孔260流入该溢流槽24内(如箭头所示),以使该回收后的涂料及溶剂能再一次混合,并被注入主槽20内,供电著流程使用。
上述之侧面溢流系统,因溢流槽24的长度过长,使得电著液停留在溢流槽24内的时间较长,导致电著液中所含的涂料容易沉垫在溢流槽24底部,另,为避免该溢流槽24内的电著液,倒灌进回收槽26内,该贯穿孔260设在高于该溢流槽24的电著液水平面上,故,该回收的溶剂经由该贯穿孔260流入该溢流槽24时,由于溶剂本身比重较轻,无法完全与底部的涂料混合,使得该溢流槽24内的电著液产生分层效果(即涂料与溶剂分层),进而在被注入至主槽20内时,影响主槽20内之电著液浓度,导致工件22产生颜色不均匀或颜色分层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及成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及成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3123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盖保险钩开启拉手装置
- 下一篇:可拆卸的滑动入口导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