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替莫唑胺的单位剂型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00141.1 | 申请日: | 2007-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9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J·R·贝尔施;M·曼佐;S·拉马钱德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先灵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4188 | 分类号: | A61K31/4188;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健;黄可峻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替莫唑胺 单位 剂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替莫唑胺的单位剂型。这些单位剂型尤其有利于降低药片的含药 量并增强患者的顺从性。本发明还涉及用这些单位剂型治疗患者的增殖性病变 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包含这些单位剂型的药盒。
发明背景
脑瘤占所有恶性疾病的近2%。Stupp等,Clin.Onc.,20(5):1375-1382(2002)。 在美国每年有至少17,000例被诊断出患有脑瘤,而近13,000例随后死亡。治疗 神经胶质瘤的标准疗法包括在可行时,通过手术切除进行的癌细胞减灭术,随 后进行放射治疗(RT)并伴随或不伴随辅助的化学治疗。Stupp等,同上。
被准许用于治疗脑瘤的一种化学治疗剂是替莫唑胺(Schering Corp.在美国商 品名为在欧洲为)。替莫唑胺的化学名为3,4-二氢-3-甲基-4- 氧代咪唑并[5,1-d]-as-四嗪-8-甲酰胺(参见U.S.专利No.5,260,291)。替莫唑胺或 其代谢产物MTIC(3-甲基-(三氮烯-1-基)咪唑-4-酰胺的细胞毒性,被认为主要由 DNA的烷基化产生。烷基化(甲基化)主要发生于鸟嘌呤的O6和N7位上。
目前胶囊在美国用于治疗新近被诊断患有多形性胶质细胞瘤以及 难以治愈的变性星形细胞瘤的患者,即,处于第一次复发并且使用包含亚硝脲 和甲苄肼的药物疗法时疾病仍难以控制的患者。目前在欧洲被批准用 于治疗患有恶性神经胶质瘤的患者,例如新近诊断出患有多型性胶质母细胞瘤 或变性星型细胞瘤的患者以及标准疗法后复发或恶化的患者。
用替莫唑胺治疗患有神经胶质瘤患者的典型疗法包含两个阶段,伴随阶段 和其后的维持阶段。在伴随阶段中,患者以75mg/m2(体表面积(BSA)为1.8-1.9m2的患者为近140mg)的剂量口服替莫唑胺42天并伴随RT。见表1。伴随阶段结 束四周后,患者将进行6周期的维持阶段。在维持阶段的第一期,以150mg/m2(BSA为1.8-1.9m2的患者为约280mg)的剂量每天一次施用替莫唑胺,共5天, 之后的23天不进行任何治疗。在之后的每一期的头5天,替莫唑胺的剂量可提 高至200mg/m2(BSA为1.8-1.9m2的患者为约360mg)。
目前,替莫唑胺的胶囊制剂包含5、20、100或250mg的替莫唑胺。假设 治疗剂量为150mg/m2,BSA为1.8-1.9m2的患者每天需要施用4粒胶囊 (1*250mg,1*20mg和2*5mg)达到约280mg替莫唑胺剂量。见表2。如此高 的给药量导致患者在需要自己服药替莫唑胺的治疗中顺从性很差,因此不能达 到药物最佳的治疗效果。可影响患者自己施用适当数量药丸的顺从性的其它因 素有,治疗神经胶质瘤疗法的强度,包括脑手术和RT。此外,患者为了缓解手 术或RT的副作用,或治疗/减轻其它不相关病症所不得不施用的其它附加药物 的数量会进一步增加本来就高的给药量。此外,由于如此密集的治疗,患者有 认知力减退和神经状态缺乏抵抗力的风险。
因此,需要改进替莫唑胺单位剂型。改进了的剂量形式将减少给药量并增 加患者的顺从性。
表1
*100mg/m2每日维持阶段的患者的目前最小剂量。
表2
发明简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大约140mg替莫唑胺的替莫唑胺改进单位剂型。本发 明还提供一种包含大约180mg替莫唑胺的替莫唑胺改进单位剂型。这些单位剂 型减少给药量并增加患者的顺从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单位剂型为胶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胶囊为用颜色 标记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140mg替莫唑胺胶囊的颜色与180mg替莫唑胺胶 囊不同。
本发明还提供通过使用这些单位剂型的疗法增加患者顺从性的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用这些单位剂型治疗增殖性病症的方法。在一些实施方式 中,增殖性病症选自神经胶质瘤、黑素瘤、肺癌、淋巴瘤、头颈癌、卵巢癌、 直肠和/或结肠癌或食道癌,或其它实体瘤或血液恶性肿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先灵公司,未经先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001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