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报文同步定界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00172.7 | 申请日: | 2007-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0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涂伯颜;拉介什·谢蒂;帕拉迪·麦图尔玛哈巴拉夏斯特里;罗汉军;姚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 | 分类号: | H04L1/22;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中国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报文 同步 定界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要求于2006年07月28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0610103939.6、发明名称为“一种报文备份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报文同步定界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数据通信过程中主板由备板保护。当应用程序在主板中失效时,备板应该很快地监测到错误,而且无缝地接管路由服务。
现有技术中一种报文备份方法为:显式实时备份。即接口板只向主板发送对端报文,主板处理完对端报文后,将所有处理结果实时备份到备板。
但是现有技术由于进行显式实时备份,主板需要接收报文、处理报文、向备板备份报文以及发送报文,所以主板负担过大,在高负载的情况下可能造成进程之间通信不可靠,此外主板处理完成的所有数据都必须通过传输层向备板备份,导致进程间通信通道负载过高。
为了实现隐式备份,现有技术中另一种报文备份方法为:
接口板将对端报文发送到备板;
复制报文到主板;
主板处理报文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备板;
备板将结果备份并发送。
该方案降低了主板的负载,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但是报文的接收与发送都在备板进行,主板仍然需要通过传输层向备板复制大量的数据,同样导致通信通道负载过高,影响通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报文同步定界方法及系统,用于减少主板与备板之间的备份造成的通信通道负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报文同步定界方法,包括:
备板接收来自接口板的对端报文;
将所述对端报文复制到主板;
所述主板处理所述对端报文;
所述主板通过缓冲单元向备板进行数据备份,并向对端发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报文同步定界系统,具有主板和备板,
所述主板和备板中分别设置有缓冲单元,用于缓存所述主板和备板之间的报文数据;
所述备板,用于接收来自接口板的对端报文,并将所述对端报文复制到主板;
所述主板,处理从备板复制的所述报文,并将所述报文数据发送到缓冲单元进行存储,将相关数据备份到备板并发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由备板接收报文,主板发送报文,主板与备板之间的数据备份通过缓冲区实现,而不占用传输层的资源,所以减少了通信通道的数据流量,降低了负载;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既可针对面向连接的应用程序,也可针对非连接的应用程序,所以扩大了本发明的适应范围;
在针对面向连接的应用程序时,利用本发明可对接收的报文进行定界,进一步提高了报文传输的精确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报文同步定界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报文同步定界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同步定界方法中的信令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报文同步定界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同步定界方法中的信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报文同步定界方法,用于减少主板与备板之间的备份造成的通信通道负载。
请参阅图1,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报文同步定界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01、接收对端报文;
备板接收来自接口板的对端报文。
102、复制到主板;
备板将接收到的对端报文复制到主板。
103、处理报文;
主板对来自备板的对端报文进行处理。
104、备份并发送。
主板通过缓冲区向备板进行数据备份,当发送报文时,socket首先将数据送入缓冲单元(Bumper),缓冲单元将数据备份到备板,备板确认后,主板bumper将数据送入socket进行数据发送,同时主板应用程序向接口socket发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报文同步定界方法既可针对面向连接的应用程序,也可针对非连接的应用程序,下面分别进行描述,面向连接的协议以TCP为例,非连接的协议以UDP/原始IP为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001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高级焊料凸点形成的方法和由所述方法制造的系统
- 下一篇:探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