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业务绑定的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00594.4 | 申请日: | 200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7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刘珺;张雪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6 | 分类号: | H04L1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518129中国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业务 绑定 方法 设备 | ||
1.一种业务绑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识别终端的业务接入标识;所述业务接入标识由终端在上线过程中发起的协商请求中携带;
根据所述业务接入标识将终端绑定到对应的隧道中;
其中,该方法在识别终端的业务接入标识之前还包括,
建立管理虚拟局域网VLAN,通过所述管理VLAN建立与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对应的隧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业务接入标识将终端绑定到对应的隧道的步骤包括:
根据该标识确定管理VLAN;
根据确定的管理VLAN识别对应的隧道,将所述终端动态绑定到所对应的隧道中,在所述隧道中透传所述终端发送的报文到该隧道所对应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协商请求由DHCP请求报文承载,所述业务接入标识设置在DHCPoption 60字段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为二层隧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层隧道包括VPLS隧道、VPWS隧道、PWE3隧道、Mac in Mac隧道、或VLAN二层隧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一次侦听到携带业务接入标识的协商请求时,还包括,创建用于业务报文转发的控制表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业务报文转发的控制表项包括:VSI与用户接入VLAN绑定表项和用户源MAC地址学习表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表项还包括:IP+VLAN+MAC+port绑定表项。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为所述控制表项设置老化周期。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周期性发送免费地址解析协议ARP信息,所述ARP信息在用户VLAN中进行广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性发送免费地址解析协议ARP信息的实体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或ISP接入侧的PE设备或者BAS。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用户接入侧的PE收到ARP探测报文时,根据IP+VLAN查询IP+VLAN+MAC+port绑定表项,如果能够查询到,则定位到具体端口,向该端口转发所述ARP探测报文以检测用户是否在线,否则丢弃所述ARP探测报文。
13.一种业务绑定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终端的业务接入标识;所述业务接入标识由终端在上线过程中发起的协商请求中携带;
绑定模块,根据识别的业务接入标识将终端绑定到对应的隧道中;所述设备还包括,
隧道建立模块,用于建立管理VLAN,通过管理VLAN建立与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对应的隧道。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表项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绑定模块的结果,建立用于业务报文转发的控制表项。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业务报文转发的控制表项包括:VSI与用户接入VLAN绑定表项和用户源MAC地址学习表项。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表项还包括:
IP+VLAN+MAC+port绑定表项。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老化模块,用于对所述控制表项进行老化控制。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ARP信息广播模块,用于在用户VLAN中周期性发送免费地址解析协议ARP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ARP探测报文处理模块,用于在收到ARP探测报文时,根据IP+VLAN查询IP+VLAN+MAC+port绑定表项,如果能够查询到,则定位到具体端口,向该端口转发所述ARP探测报文以检测用户是否在线,否则丢弃所述ARP探测报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0059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