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囊模块中的紧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01158.9 | 申请日: | 200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6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斯特芬·魏甘德;弗兰克·索尔;斯特芬·哈梅尔斯;拉尔夫·格拉布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田-彼得里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20 | 分类号: | B60R21/20;B60R21/217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车文;郑立 |
地址: | 德国阿***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模块 中的 紧固 装置 | ||
1.一种气囊模块中的紧固装置,所述气囊模块具有气体发生器,所述气体发生器具有横向地突出到该气体发生器之外的至少一个紧固部分,该气囊模块具有发生器支撑件,该气囊模块具有带充气孔口的气囊,该气囊模块具有罩盖,且该气囊模块具有用于将所述发生器支撑件连接到所述罩盖的锁闩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4)在所述充气孔口的区域中具有板(5),并且所述板(5)具有用于所述气体发生器(7)的孔口(15),并且,提供了用于固定所述板(5)和与其相连的所述气囊(4)、并用于通过锁闩件(10,16)固定位于所述发生器支撑件(6)和所述板(5)之间的所述气体发生器(7)的紧固部分(12)的装置(13,16),所述板(5)至少在所述固定装置(13,16)的区域中大于折叠的气囊(4)在所述充气孔口的区域中的外部尺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扩散器的凸缘设置为所述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板(5)缝到所述气囊(4)中。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紧固所述气囊(4),所述板(26,28)具有定位薄板条(27,29)。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板(26,28)的部分设置为所述定位薄板条(27,29),所述部分与所述板(26,28)部分地分离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板至少部分地变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薄板条(29)至少近似地平行于板的边缘延伸。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薄板条(27)至少近似地沿板中央的方向延伸。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器支撑件(6)在至少两个相对侧上具有侧壁(9),所述罩盖(1)上的对应的壁(2)被分配给所述侧壁(9),所述发生器支撑件和所述罩盖的侧壁(2,9)能一个在另一个上面滑动并且具有锁闩件(10,16)。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罩盖(1)上和在所述发生器支撑件(6)上分别设有周围侧壁(2,9)。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器支撑件(6)的侧壁(9)能在所述罩盖(1)的侧壁(2)上面滑动,并且在所述发生器支撑件(6)的侧壁(9)上设有弹性锁闩件(10,16),所述罩盖(1)的侧壁(2,18)上的孔(3,17)被分配给所述弹性锁闩件。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作为用于固定所述板(5)和与其相连的所述气囊(4)、并用于通过所述锁闩件(10)将所述气体发生器(7)的紧固部分(12)固定在所述发生器支撑件(6)和所述板(5)之间的装置,在所述罩盖(1)的侧壁(2)上设有薄板条(13),在所述罩盖(1)已经被闩锁到所述发生器支撑件(6)之后,所述薄板条压在所述板(5)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板条(13)和所述罩盖(1)被整体地构造。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器支撑件(6)的锁闩钩件(16,20)布置成使得在所述罩盖(1)已经被闩锁到所述发生器支撑件(6)之后,所述锁闩钩件压在所述板(5)上。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生器支撑件(6)的锁闩钩件(16,20)压在所述板(5)上的那些地方处,所述板(5)具有凹口(19)。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闩钩件(20)在它们的分配给所述板(5)的端部处形成向外偏角。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1)具有到达所述板(5)下面的钩件(22)。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钩件(22)设置为钩条。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钩件(22)的区域中,侧壁(18)具有至少一个销(24),所述发生器支撑件(6)中的孔(25)被分配给所述至少一个销(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田-彼得里公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田-彼得里公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0115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控龙门导轨磨床横梁水平状况调整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城市道路指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