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色再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01782.9 | 申请日: | 2007-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1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高木淳;岩本大辅;石田顺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T1/00 | 分类号: | G06T1/00;H04N1/46;H04N1/6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威;张彬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再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色再现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在用于进行彩色印刷及彩色显示等的装置上,为使规定的颜色再现,求得输入值与被输出颜色的对应关系,从而实现色再现的色再现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扫描仪、数码相机、显示器、打印机、投影仪等彩色画像处理设备急速普及起来。在这些设备之间对彩色画像进行处理时,由于各设备的特性不同,所显示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因此,各设备间的色再现就成为课题,需要提出正确的色再现方法。
为使各设备间的颜色相互一致,需要把握设备拥有的颜色特性。为了把握设备的颜色特性,将所有颜色(例如24位彩色为16777216个颜色)全都输出并测定,因颜色数过于庞大并不现实。因此,通常采用一种对颜色进行采样并从所测定的色值推算出所有颜色的方法。
在推算所有颜色时,一般采用下述方法:如图16A所示的,由测定采样点进行内插补从而求得插补点的线形插补方法;和如图16B所示的,由测定采样点推算出曲线(1)~(3),再由曲线上的点推算出曲线(4),从而求得插补点的曲线插补方法。由于设备的颜色特性无法用线形表现,因而用线形插补得到的结果精度较差,因此使用曲线插补的方法来进行插补。
另一方面,还有其他的色再现方法。例如,特开2001-283210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技术。在特开2001-283210号公报记载的技术中,为使利用关系式从用于各颜色输出的三原色值算出的各颜色的三刺激值和用分光分析获得的各颜色的三刺激值的差为最小,对关系式的矩阵演算式的系数进行变更控制,从预先准备好的各颜色的基准三刺激值、和输出视为与各颜色同色的各颜色的三原色值,进行神经网络BP算法(neural network back propagation)等的学习,算出基于非线形的剩余项,再决定线形变换矩阵及剩余项从而做出曲线。由此,使通过画像输出手段输出的画像颜色与用分光分析获得的颜色相一致。
但是,使用线形插补和曲线插补的色再现方法中,颜色特性是用三维空间表现的。因此,如图16A、图16B所示,只使用测定采样数据的一部分对所需的色值进行推算,不能获得完全再现设备颜色特性的结果,精度不够高。另外,对于现有的曲线插补,为了推算所需的色值,如图16B所示,需要反复进行曲线插补,因而会产生处理时间较长的问题。
此外,在特开2001-283210号公报记载的技术中,对非线形部分用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插补。因此,神经网络算法的学习有可能不收敛而发散,从而难以实现高精度色再现。
并且,在特开2001-283210号公报记载的技术中,对线形部分使用线形变换矩阵,对非线形部分使用神经网络算法的学习。因此,进行色再现并需要进行区分,处理变得复杂,所需处理时间变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进行的,提供一种在较短的处理时间内,实现高精度色再现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为,一种用于求得与由第1表色系表示的多个成分的第1色值相对应的、由不同于所述第1表色系的第2表色系所表示的多个成分的第2色值的色再现方法。其包括:对与规定的多个所述第1色值相对应的、由所述第2色值所表示的颜色分别进行测定,获取多个采样数据;关注与取得的各采样数据所对应的所述第1色值的各个成分,将对应于该关注成分之一的所述采样数据视为,用所述第2色值的成分数和关注成分之外的各成分的所述采样数据数的乘积表示的多维点列数据,求得可体现以关注成分作为参数进行逼近的逼近曲线特征的第1控制点;其次,再关注其他成分,将对应于该关注成分之一的所述第1控制点视为所述多维点列数据,求得可体现以关注成分作为参数进行逼近的逼近曲线特征的第2控制点;接着再顺次变更关注成分,求得最终控制点;从求得的所述最终控制点求得用于插补所述采样数据以外的色值的插补公式。
通过第一实施形态,对由对应于规定的第1色值的第2色值所表示的颜色分别进行测定,获取多个采样数据。例如,通过对由与多个已知的第1色值相对应的第2色值所表示的颜色进行多次测定,获取多个采样数据。即,将对应于第1色值的第2色值作为采样数据进行获取。
其次,关注与获取的各采样数据所对应的第1色值的各个成分,将对应于该关注成分之一的采样数据视为,用所述第2色值的成分数和关注成分之外的各成分的采样数据数的乘积表示的多维点列数据,求得可体现以关注成分作为参数进行逼近的逼近曲线特征的第1控制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017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向消费者提供相关优惠券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清洗叶片和清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