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形成弹性轮胎的帘布层套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02122.2 | 申请日: | 200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5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发明(设计)人: | 理查德·A·施泰因克;西奥多·M·洛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理查德·A·施泰因克;西奥多·M·洛夫 |
主分类号: | B60C9/00 | 分类号: | B60C9/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胜利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形成 弹性 轮胎 帘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帘布层,用于装配在心轴上以便形成帘布层和胎圈的芯部,并且它们还可包括束带,所形成的芯部用于装配在模具中,以接收弹性材料的流,通过模制或浇铸的方法形成轮胎。
背景技术
本发明的帘布层套(plies sleeve)适于横向向外的弯曲,增大帘布层套周长,在其装配到轮胎芯部心轴上时,在那里,层叠体和胎圈的芯部利用或不利用带被形成。在安装在心轴上时,帘布层套返回至其最初未伸展的形状,以紧贴装配接合的方式横贯并围绕心轴外侧表面封闭。在本发明人的两个用于旋转浇铸和真空形成轮胎的未决专利申请中示出并说明了如本发明这种类型的帘布层套的利用,其中所述未决专利申请如2004年8月2日提交的、申请号为No.10/909807的美国专利申请“Improv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Core of Plies,Belts and Beads and for Positioning the Core in a Mold for Forming anElastomeric Tire”以及2004年9月4提交的、申请号为No.10/936635的美国专利申请“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acuum Forming anElastomeric Tire”。这些专利申请说明了利用帘布层套,以便装配在扩张器锥体上并沿其滑动从而越过轮胎芯部心轴。套开口端部分别接收装配通过每个套端部的胎圈中心板,所述套端部将帘布层套端部推到所述胎圈中心板之前,将帘布层套端部围绕胎圈卷绕,从而胎圈中心板相对于心轴侧移动到正确的位置。
在上述提出的专利申请之前,在轮胎制造过程中帘布层被施加在条带中,所述条带在分离体之间粘合成层,并且像本发明那样,并不作为单个单元在形成帘布层、胎圈和带的芯部的芯部心轴上装配,其中弹性轮胎围绕芯部心轴形成。因此,在本发明人的知识范围内,在之前引用的本发明人的美国专利申请的发明以及本发明之前,帘布层套并不利用任何制造方法被用在任何类型的轮胎的制造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帘布层套,所述帘布层套是由棉或人造丝(rayon)型材料形成,其中织物将横向伸展,打开套周边以沿帘布层套引导件经过,并在芯部制造心轴上伸展,并且包括由弹性材料形成的弹性条带,所述弹性条带以基本上平行并沿其间隔的方式编织到套中,以在套伸展打开时伸展,并且在伸展力被去除时返回至它们的原始未伸展的状态,设置用于帘布层套绕轮胎芯部心轴顶侧表面或冠部拉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编织的帘布层套,所述编织的帘布层套是由合适的帘布层帘线利用传统的套编织方法被形成,其中织物将允许套横向伸展,并且由预固化弹性体形成的弹性条带在编织过程中被编织成套,其中所述条带是平行的且间隔的并且沿套是平行的,以伸展,在套向外拉时,增加套周长,并且将收缩,以将套拉回至其未伸展的状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帘布层套,其通过传统的编织方法由人造丝帘线形成,而棉线包覆的弹性条带以间隔横贯套编织,所述条带是弹性条带,所述弹性条带由用于固化的预固化弹性材料形成,在所形成的弹性轮胎内设置帘布层套的化学机械锁定。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帘布层套,其中弹性条带是由预固化弹性材料形成,所述材料具有沿其施加的棉绕线,预固化材料是兼容性的,并将由于形成轮胎所使用的弹性材料而固化,优选氨基甲酸酯(urethane),形成单个最终的轮胎,其中包含包括帘布层套的芯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编织的帘布层套,其利用传统的编织方法被形成,所述帘布层套包括水平的弹性条带,其以横向间隔被编织到套中,将伸展越过轮胎芯部模具,并且将放松以抓持轮胎芯部制造心轴顶侧表面或冠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理查德·A·施泰因克;西奥多·M·洛夫,未经理查德·A·施泰因克;西奥多·M·洛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021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