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车身的至少一种运动状态的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02142.X | 申请日: | 200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5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发明(设计)人: | A·加特纳;E·希斯;S·拉佩尔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ZF腓特烈港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7/0165 | 分类号: | B60G17/0165;B60G17/018;B60G17/019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辛 |
地址: | 德国腓***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车身 至少 一种 运动 状态 确定 方法 | ||
1.汽车(1)的车身(10)的至少一个运动状态的确定方法,该汽车具有至少一个通过车轮悬架(6)弹性支承在车身(10)上的第一车轮(2),其中:
-用一个行程传感器或角度传感器(21)来测量第一车轮(2)的弹跳(zrel);
-通过第一车轮 (2)的弹跳(zrel)的时间微分来确定第一车轮(2)的弹跳速度( ),其特征为:
-用一个加速度传感器(22)来测量第一车轮(2)的垂直加速度( );
-通过第一车轮(2)的垂直加速度( )的时间积分来确定第一车轮(2)的垂直速度( );
-通过从第一车轮(2)的垂直速度( )和第一车轮(2)的弹跳速度( )求出的差来计算车身(10)的垂直速度( )。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汽车(1)具有至少一个通过第二车轮悬架(7)弹性支承在车身(10)上的第二车轮(3),其中:
-两个车轮(2、3)都是共同的汽车轴(11)的部分;
-第二车轮(3)的弹跳用第二行程传感器或角度传感器(21)来测量;
-第二车轮(3)的弹跳速度通过第二车轮(3)的弹跳的时间微分来确定;
-第二车轮(3)的垂直加速度用第二加速度传感器(22)来测量;
-第二车轮(3)的垂直速度通过第二车轮(3)的垂直加速度的时间积分来确定;
-通过从第二车轮(3)的垂直速度和第二车轮(3)的弹跳速度求出的差来计算车身(10)的垂直速度。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从车身(10)的这两个垂直速度中求出一个差,并用一个预定的参考尺寸(SVA)除以该差来确定车身(10)的摆动速度,该参考尺寸在垂直动态运动量计算和 测量时在相应车轮上方所用的垂直角-轴之间横向延伸。
4.按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汽车(1)具有至少一个通过第三车轮悬架(8)弹性支承在车身(10)上的第三车轮(4),该车轮为第二汽车轴(12)的一部分,其中,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通过车轮悬架(6)弹性支承在车身(10)上的第一车轮(2)中的另一个车轮测出的垂直加速度的时间延迟来确定第三车轮(4)的垂直加速度。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测定汽车(10)的速度(vx_Fzg),并确定与速度(vx_Fzg)有关的时间延迟长度(Δt)。
6.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用第三行程传感器或角度传感器(21)来测量第三车轮(4)的弹跳。
7.按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为:
-通过第三车轮(4)的弹跳的时间微分来确定第三车轮(4)的弹跳速度;
-通过第三车轮(4)的垂直加速度的时间积分来确定第三车轮(4)的垂直速度;
-通过从第三车轮(4)的垂直速度和第三车轮(4)的弹跳速度求出的差来确定车身(10)的垂直速度。
8.按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为,用传感器(21、22)测出的信号在时间微分或时间积分之前进行带通滤波。
9.一种汽车,具有一个车身(10)、至少一个通过车轮悬架(6)弹性支承在车身(10)上的第一车轮(2)、至少一个加速度传感器(22)和至少一个布置在车轮悬架(6)内的用于探测第一车轮(2)的弹跳的行程传感器或角度传感器(21)以及一个串联行程传感器或角度传感器(21)的微分器(24),其特征为:
-加速度传感器(22)布置在第一车轮(2)上或车轮悬架(6)内;
-加速度传感器(22)串联一个积分器(26);
-积分器(26)和微分器(24)串联一个减法器(27)。
10.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其特征为,在加速度传感器(22)和积分器(26)之间以及在行程传感器或角度传感器(21)和微分器(24)之间分别连接一个带通滤波器(23、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ZF腓特烈港股份公司,未经ZF腓特烈港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0214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