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金属板拉深的方法及拉深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02806.2 | 申请日: | 200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0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托斯坦·哈尔费尔特;赖蒙德·弗利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22 | 分类号: | B21D22/22;B21D24/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衷诚宣 |
地址: | 美国密执***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金属板 方法 设备 | ||
1.一种通过一起形成金属板(8)的流路(F)的压力机(6)、工作台(2)、拉深凸模(3)、及拉深模(5)和与拉深模(5)相互作用的反压板(4)来拉深金属板(8)的方法,其中至少一个相对于反压板(4)可移动的拉深筋(7)横向上推过所述金属板(8)的流路(F)以在拉深阶段,即第一变形阶段使所述金属板(8)变形,所述拉深筋(7)在停止阶段,即第二变形阶段横向上推过所述流路(F)又一较短距离,增加的变形在所述第二变形阶段中再次阻止所述金属板(8)的流动,所述金属板(8)在拉深操作结束时基本上塑性成型,在所述第一变形阶段要求的所述变形的程度通过设置在所述反压板(4)和所述拉深筋(7)之间并用作限位挡块的可互换的间隔片(14)设定,且在工作台(2)和拉深筋(7)之间提供压力销(11),在所述拉深阶段所述压力销(11)短于在所述工作台(2)和所述拉深筋(7)之间的间隔,所述间隔在所述拉深阶段减少,所述压力销(11)在所述拉深阶段的结束或所述停止阶段的开始夹持在工作台(2)和拉深筋(7)之间的位置中,因此所述压力销(11)引导压力到所述可移动的拉深筋(7),所述拉深筋(7)从用作拉深筋(7)的限位挡块的所述可互换的间隔片(14)升起,因此所述拉深筋(7)移位到所述第二变形阶段。
2.一种用于金属板(8)的拉深设备(1),包括工作台(2)、拉深凸模(3)、压力机(6)、拉深模(5)、反压板(4)、安装在所述反压板(4)上以便平行于所述压力机(6)的冲压方向可移动的多个拉深筋(7)、及提供在所述拉深模(5)的边缘上并在其中拉深筋(7)可逐步地移动同时保持拉深间隙的拉深槽(9),提供拉深阶段用于所述金属板(8)的逐步成型,在该拉深阶段向所述金属板(8)提供具有较小压筋深度的筋凸(10),且提供一个停止阶段,在该停止阶段向所述金属板(8)提供具有比所述筋凸(10)更大的压筋深度的限位筋(12),提供至少一个可互换的间隔片(14)用于设定在所述拉深阶段作用的所述筋凸(10)的压筋深度,所述可互换的间隔片(14)在所述反压板(4)和所述拉深筋(7)之间作用,且压力销(11)偏离于所述可互换的间隔片(14)设置,其中所述压力销(11)在所述拉深筋(7)和所述工作台(2)之间,压力通过所述压力销(11)在所述工作台(2)和所述拉深筋(7)之间传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销(11)在所述停止阶段夹持在工作台(2)和拉深筋(7)之间的位置中,而在所述拉深阶段不受压力,因为在工作台(2)和拉深筋(7)之间的间隔在所述拉深阶段大于所述压力销(11)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深设备,其特征在于,除了所述压力销(11)之外,还提供设置在所述工作台(2)和所述拉深筋(7)之间的至少一个间隔元件(15、16、17、18、19、2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深设备,其特征在于,提供的所述间隔元件是具有固定的间隔尺寸的间隔片(15、16、17)或具有可调节的间隔尺寸的间隔装置(18、19、20)。
6.如权利要求3-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拉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销(11)安装在所述反压板(4)中以便轴向上可移动,即平行于所述压力机(6)的所述冲压方向可移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深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具有固定的间隔尺寸的间隔片(15、16、17)设置在所述压力销(11)的两端,在所述工作台(2)和所述拉深筋(7)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销(11)安装在所述反压板(4)中以便轴向上可移动,即平行于所述压力机(6)的所述冲压方向可移动。
9.如权利要求5、7-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拉深设备,其特征在于,通过以可变的方式使用的所述可互换的间隔片(14)设定拉深高度,通过所述具有固定的间隔尺寸的间隔片(15、16、17)或所述具有可调节的间隔尺寸的间隔装置(18、19、20)设定停止高度,且所述拉深高度和所述停止高度彼此独立地设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环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环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0280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