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03550.7 | 申请日: | 200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4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石岛崇弘;高田阳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白木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2/16 | 分类号: | B60N2/16;B60N2/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威;张彬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乘客乘坐的配置于汽车等上的座椅。
背景技术
公知的车用座椅具备解除倾斜机构的锁止后能调节座椅靠背角度的操作手柄、和用于调节坐垫后部高度的按钮(knob)(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操作手柄与按钮是被相互分开配置于座椅宽度方向的外端部,从而在互相不干扰的情况下,可以独立操作。此外,现有的车用座椅为,倾斜操作手柄可以分两个阶段进行操作,在第1阶段的操作中,解除倾斜机构的锁止使座椅靠背角度处于可调节状态;在第2阶段的操作中,在保持座椅靠背角度可调节的状态下,扳举高度操作手柄使座椅上升(例如,参考专利文献2)。
此外,已知一种车用座椅,其具有一个多功能手柄部,通过将该多功能手柄部向不同的操作位置进行操作,从而控制座椅的倾斜、升降以及滑动(例如,参考专利文献4)。
此外,已知一种车用座椅,其利用被调节部与操作力施加构件之间的卡合部和缺口部结构,实现了倾斜调节和高度调节(例如,参考专利文献5)。
专利文献1:特开2001-130294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8-26007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0-255295号公报
专利文献4:US4653807A
专利文献5:DE10015772C1
发明内容
但是,在所述前者的技术中,由于将操作手柄与按钮分别设置,因此难以将两者同时设置在操作性良好的位置。另一方面,在后者的技术中,由于不能将座椅高度锁止机构的解锁(高度操作手柄的操作)从倾斜机构的解锁中独立出来单独进行,因而不利于操作性的提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提高多个被调节部的操作性的座椅。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具有:第1被调节部,其设置于用于乘坐的座椅主体上,由从第1操作系传递的操作力所调节;第2被调节部,其设置于所述座椅主体上,由从第2操作系传递的操作力所调节;操作力施加构件,其通过向第1规定方向的操作,向所述第1操作系施加操作力,和通过向不同于所述第1规定方向的第2规定方向的操作,向所述第2操作系施加操作力。
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中,将操作力施加构件向第1规定方向操作时,通过此操作力(机械的)使第1被调节部受到调节,或者通过此操作力使第1被调节部处于可调节状态(例如,解锁状态等)。另一方面,将操作力施加部向第1规定方向操作时,通过此操作力使第2被调节部受到调节,或者通过此操作力使第2被调节部处于可调节状。态。
由此,通过一个操作力施加构件,就能够对两个被调节部进行独立调节。因此,与为操作两个被调节部而将两个操作部独立设置的构造相比,降低了对乘坐者操作部位的配置和大小的限制,实现了设计自由度的提高。因此,例如通过将可独立操作两个被调节部的单一操作力施加构件,设置于座椅主体中操作性良好的位置上,就能够同时以良好的操作性操作两个被调节部。
这样,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能够提高多个被调节部的操作性。此外,也可以采用具有3个以上被调节部和具备能提供与之相对应的3个以上操作力施加功能的操作力施加构件的结构。
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为,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中,所述操作力施加构件被设置于所述座椅主体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所述第1规定方向定为沿座椅上下方向的方向,所述第2规定方向定为沿座椅宽度方向的方向。
在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中,对于配置于座椅主体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的操作力施加构件,其沿座椅上下方向的第1规定方向和沿座椅宽度方向的第2规定方向均为乘坐者易于操作的方向,操作性良好。
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为,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中,所述操作力施加构件,其座椅前后方向上的后端支撑在所述座椅主体上,并可绕座椅宽度方向的轴线以及座椅上下方向的轴线进行转动,使其前端向座椅上下方向的上侧或下侧发生位移的、绕着所述座椅宽度方向的轴线转动的方向为第1规定方向;使其前端向座椅宽度方向发生位移的、绕着所述座椅上下方向的轴线转动的方向为第2规定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白木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白木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035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内机充气保压阀
- 下一篇:具有液体装饰物的携带型存储器相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