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编码/解码信号的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04505.3 | 申请日: | 200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5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郑亮源;房熙锡;吴贤午;金东秀;林宰显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0L19/00 | 分类号: | G10L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 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编码 解码 信号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编码/解码方法和编码/解码装置,尤其涉及可处理音频信号使 得能够产生三维(3D)音响效果的编码/解码装置,以及利用该编码/解码装置的 编码/解码方法。
背景技术
编码装置将多声道信号缩减混音成具有较少声道的信号,并将经缩减混音 的信号传送到解码装置。然后,解码装置从经缩减混音的信号恢复多声道信号, 并使用如5.1声道扬声器之类的三个或更多扬声器再现所恢复的多声道信号。
多声道信号可由诸如耳机之类的2声道扬声器来再现。在这种情况下,为 了使用户觉得由2声道扬声器输出的声音好像从三个或更多声源再现的一样, 有必要开发出能够编码或解码多声道信号使得能够产生3D效果的三维(3D)处 理技术。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高效率地处理具有3D效果的信号而在各种再现 环境中再现多声道信号的编码/解码装置以及编码/解码方法。
技术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解码信号的解码方法,该解码方法包 括:跳过包括在输入比特流中的扩展信息;从输入比特流提取三维(3D)缩减混 音信号和空间信息;通过对3D缩减混音信号执行3D渲染操作来从3D缩减混 音信号去除3D效果;以及利用通过去除获取的缩减混音信号和空间信息生成 多声道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解码信号的解码方法,该解码方法 包括:跳过包括在输入比特流中的扩展信息;从输入比特流提取缩减混音信号 和空间信息;以及通过对缩减混音信号执行3D渲染操作来生成3D缩减混音 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编码具有多个声道的多声道信号的 编码方法,该编码方法包括:将多声道信号编码成具有较少声道的缩减混音信 号并生成关于多个声道的空间信息;生成包括声道扩充信息和残差信息中的至 少一个的扩展信息;生成包括空间信息和扩展信息的比特流;以及将跳过扩展 信息所必需的跳过信息插入该比特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解码信号的解码装置,该解码装 置包括:比特拆分单元,其跳过包括在输入比特流中的扩展信息并从输入比特 流提取3D缩减混音信号和空间信息;3D渲染单元,其通过对3D缩减混音信 号执行3D渲染操作来从3D缩减混音信号去除3D效果;以及多声道解码器, 其利用由3D渲染单元执行去除而获取的缩减混音信号和空间信息来生成多声 道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解码信号的解码装置,该解码 装置包括:比特拆分单元,其跳过包括在输入比特流中的扩展信息并从输入比 特流提取缩减混音信号和空间信息;以及3D渲染单元,其通过对缩减混音信 号执行3D渲染操作来生成3D缩减混音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编码具有多个声道的多声道信号的 编码装置,该编码装置包括:多声道编码器,其将多声道信号编码成具有较少 声道的缩减混音信号并生成关于多个声道的空间信息;扩展信息生成单元,其 生成包括声道扩充信息和残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的扩展信息;以及比特打包单 元,其生成包括空间信息、扩展信息和跳过扩展信息所必需的跳过信息的比特 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用于执行上述的解码方法或上 述的编码方法中的任一种的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高效地编码具有3D效果的多声道信号,并根据再现环境 的特性以最优音质自适应地恢复和再现音频信号。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编码/解码装置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编码装置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解码装置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编码装置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解码装置的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解码装置的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三维(3D)渲染装置的框图;
图8至1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比特流;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处理任意缩减混音信号的编码/解码装置 的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任意缩减混音信号补偿/3D渲染单元的框 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045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化学能量储存装置
- 下一篇:可用于预灌封疫苗的针头回缩可控式注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