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外温度记录法作为用于确定双组分组合物的时效硬化过程的手段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05451.2 | 申请日: | 2007-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4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M·巴克;F·西里洛 | 申请(专利权)人: | SIKA技术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G01N31/10;G01N25/18;G01N25/7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俞海舟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温度 记录 作为 用于 确定 组分 组合 时效 硬化 过程 手段 应用 | ||
1.红外温度记录法作为用于确定一双组分组合物的时效硬化过 程的手段的应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双组分组合物由一 第一组分K1和一第二组分K2构成,其中第一组分K1具有至少一种 包括两个功能基X的化合物,并且第二组分K2具有至少一种包括至 少两个功能基Z的化合物,并且功能基X和功能基Z化学地特别经由 一加成反应相互起反应。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第一组分K1包含 至少一个聚异氰酸酯或至少一个异氰酸酯基封端的聚氨酯预聚物,而 第二组分K2包含至少一个多醇或一多胺。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第一组分K1包含 至少一个聚环氧丙醚,而第二组分K2包括至少一个多胺或一聚硫醇。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双组分组合物包括 一第一组分K1和一第二组分K2,其中第一组分K1包含至少一种化 合物,该化合物在存在于第二组分K2中的一催化剂或引发剂的影响 下聚合。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第一组分K1包含 一不饱和的化合物、特别选自包括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酰胺、 (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乙烯醇、乙烯基醚、乙烯基酯和 不饱和的聚酯的组的不饱和的化合物、优选(甲基)丙烯酸酯;而第 二组分K2包含一过氧化物或过氧化氢或一过酸酯、优选一有机的过 氧化物。
7.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对于红外 温度记录法采用一红外摄像机作为用于探测红外辐射的装置。
8.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由时效硬 化过程的确定来确定双组分组成物的可晾置时间。
9.按照权利要求2至7之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由时效 硬化过程的确定,优化第一组分K1与第二组分K2的计量比。
10.用于制造一工业粘合的物品的方法,其中为了粘合采用按照 一按权利要求1至9之一项所述的、作为用于确定时效硬化过程的手 段应用的红外温度记录法。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时效硬化过程 的确定,优化一粘合的过程时间。
12.用于制造一物品(2)的生产线(1),其向下游相互接连地具 有:
a)一经由一混合器(6)混合的、包括一第一组分K1和一第二 组分K2的双组分粘合剂K的至少一个粘合剂涂敷站(3);
b)至少一个温度记录法站(4);以及
c)至少一个接合站(5)。
1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在温度记录法 站(4)与粘合剂涂敷站(3)之间存在一通讯联系(7)。
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由于一经由通 讯联系(7)发送的信号(8)改变第一组分K1与第二组分K2的量的 计量比。
15.按照权利要求12至14之一项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在温度记录法站(4)与接合站(5)之间设置一提取站(9)并且在温 度记录法站(4)与提取站(9)之间存在一通讯联系(10)。
16.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提取站(9) 由于一经由通讯联系(10)发送的信号(12)从生产线中取出一个半 成品(11),该半成品已穿过生产线直到提取站。
17.工业粘合的物品,其按照一种按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 法制造。
18.按照权利要求17所述的工业粘合的物品,其特征在于,物品 是一门或一窗或一输送装置或一输送装置的一添加模件或安装模件。
19.具有一按照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工业粘合的物品的建筑 物或输送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IKA技术股份公司,未经SIKA技术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0545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