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对象发现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06164.3 | 申请日: | 2007-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0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R·梅维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软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5/16 | 分类号: | G06F15/16;H04L29/06;G06F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斌 |
地址: | 美国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对象 发现 框架 | ||
1.一种用于导致面向对象应用变为在采用发现协议的网络上可发现的计 算机实现的方法,所述计算机实现的方法包括:
创建实现所述发现协议的可发现类;
将所述可发现类嵌入所述面向对象应用中;以及
定义所述可发现类的属性以标识所述网络上的所述面向对象应用;以及
向所述面向对象应用的方法引入所述可发现类的属性,其中
当在计算机上实例化所述面向对象应用时,创建所述面向对象应用的 所述可发现类的实例;
所创建的面向对象应用的所述可发现类的实例基于所述可发现类,藉 此使得当所述面向对象应用被实例化时所述可发现类被实例化,可发现类 创建为该应用所特有的发现对象;
所述可发现类的实例基于所述可发现类的所定义的属性提供发现标 识信息,以允许连接到所述网络另一应用或设备发现所述面向对象应用,
向所述网络宣告所述属性的值,以及
一旦终止所述面向对象应用,所述发现对象就向所述网络宣告所述面 向对象应用的不可用性,并析构所述发现对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实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定义 所述面向对象应用的特征以在所述网络上标识所述面向对象应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实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定义 所述面向对象应用的位置以在所述网络上标识所述面向对象应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实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旦实例化所 述可发现类,所述发现对象就向所述网络宣告所述面向对象应用的可用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实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因发现协 议而异的宣告向所述网络宣告所述属性的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实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现对象 响应于接收通过所述网络来自另一应用的控制消息,调用处置所述控制消息的 方法以控制所述面向对象应用。
7.一种用于在网络上实现发现框架的计算机实现的方法,包括:
使面向对象应用的类基于可发现类,所述可发现类通过将所述可发现类嵌 入所述面向对象应用来实现发现协议;
构造所述面向对象应用的方法以定义所述可发现类的属性用于标识所述 网络上的所述面向对象应用;
当在计算机上实例化所述面向对象应用时,创建所述面向对象应用的所述 可发现类的实例,所创建的面向对象应用的所述可发现类的实例基于所述可发 现类,可发现类创建为该应用所特有的发现对象;
所述可发现类的实例基于所述可发现类的所定义的属性提供发现标识信 息,以允许连接到所述网络另一应用或设备发现所述面向对象应用;
从所述面向对象应用的方法中读取所述可发现类的属性;
在所述网络上广播所述属性的值;
经由所述发现对象处置所述网络上去向和来自所述面向对象应用的发现 请求;以及
一旦所述面向对象应用终止,就向所述网络宣告所述面向对象应用的不可 用性并析构所述发现对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计算机实现的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网络宣告所述 面向对象应用的可用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计算机实现的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面向对象应用的方法读取所述可发现类的多个属性;
使用所述多个属性以生成因发现协议而异的宣告;以及
在所述网络上广播所述因发现协议而异的宣告。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计算机实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定义 所述面向对象应用的特征以在所述网络上标识所述面向对象应用。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计算机实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定义 所述面向对象应用的位置以在所述网络上标识所述面向对象应用。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计算机实现的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接收通过所述 网络来自另一应用的控制消息,调用处置所述控制消息方法以控制所述面向对 象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软公司,未经微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0616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