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成像机的干燥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06492.3 | 申请日: | 200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9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朴南雋;文玧柱;金东珉;吴卢美;甄秉哲;文顺载;李俊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韩-金伯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9/377 | 分类号: | B41J29/377;B41J2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大鹏;杨松龄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成像 干燥 系统 | ||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干燥器的成像机供给系统的示图;
图2是与成像机供给系统中的喂送辊相关的本发明的干燥器的剖 视图。
背景技术
宽幅面成像机被用来在各种基底如纸、薄膜、无纺织物、棉织物、 帆布、丝绸、聚酯、尼龙、(一种合成弹力纤维)和其它材料上 面印刷复杂图案。这些印刷机或成像机能够以相对较高的速度在具有大 于约36英寸(910mm)的宽度的基底上产生图像。这样的大尺寸应用包 括在床垫罩和床单、机动车用装饰织物、室内装饰品、建筑学应用物品、 标志和横幅以及类似物上面形成图像。
宽幅面成像机通常具有被安装在基底上方的印刷头。该印刷头垂直 于基底运动方向移动穿过该基底。当印刷头从一侧向另一侧移动穿过基 底时,该印刷头沉积着色剂(通常以油墨或染料的形式存在)以便按照 预定图案形成图像,常规来说,这是由计算机系统进行控制的。
用来进行较宽宽度印刷作业的成像机的绝对尺寸(shear size)给 使用者带来了不少技术问题。当基底在板上方且在夹送辊之间进行供给 时,现有的基底供给系统例如可能会导致产生基底拉伸、不对准、起皱、 着色剂流出(bleeding)等现象。基底的不适当干燥可能会导致着色剂 在基底上或者在现有系统中的成像机的部件上产生污损,这是由于在完 成着色剂沉积后实施完全干燥的时间和距离不足所造成的。一些目前的 系统使用了悬吊系统,其中基底悬挂在折叠式装置中直至完全干燥。此 外,目前的系统也难以适应厚度可变的基底。目前的成像机能够适应对 从成像机的内置或预置厚度性能产生的高达约1mm的厚度变化,其原因 在于当该供给系统保持固定不动时印刷头是垂直地进行移动的,从而适 应更厚的基底且该移动的范围是有限的。
这些成像机的复杂性给设计者提出了另一项挑战,其原因在于对现 有系统作出的变型和变化必须能够装配在相对较小的空间内。在该印刷 区带和基底与另一物体之间的第一接触点之间存在非常短的距离,从而 导致未干燥的着色剂接触到物体并且产生污损。此外,某些类型的印刷 头相当易碎且必须尽可能小心地处理这些印刷头以免使其受损。尽管在 制造这种成像机的过程中所要求的紧公差使得可形成高品质的图像,但 是也使得很难对该成像机作出成功的改型。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像系统,所述成像系统通过在对 基底进行印刷时减少产生着色剂污损的量,从而提高了所生产出的印刷 基底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发明人已经发现:在基底接触进行印刷后的第一表面之 前,如果干燥介质(常规为加热空气或其它常规气体)冲击到印刷基底 的底侧上面的话,那么能够提高印刷图像的品质并且能够减轻着色剂所 产生的污损。所述干燥介质应以一定的力度冲击所述基底,所述力度不 会导致基底产生上下起伏或显著的位移,并且所述干燥介质应沿着所述 基底的方向相同的方向进行移动。
下面对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方面进行更详细地讨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转向图1,从图中可以看到:本发明的干燥器5是供给系统20 的一部分,所述供给系统20包括三个喂送辊1、2、3以及压辊4,所述 压辊被布置在位于印刷区带中的含有着色剂的油墨盘6周围。所述印刷 区带是印刷头单元19垂直于基底的移动方向行进所处的区域。图1示 出了处在X和Y平面上的本发明并且印刷头的移动方向是Z方向。
基底从供应辊(图中未示出)被导出并且在被驱动的第一喂送辊1 与未被驱动的压辊4之间进行传输。由于压辊4未被驱动,因此压辊4 仅由于与基底7产生的摩擦而移动,所述基底通过被驱动的喂送辊而进 行移动。当基底7在图1中从左向右进行移动时,该基底随后进入印刷 区带内,如上所述的油墨盘6的位置,并且到达第二喂送辊2,所述第 二喂送辊同样被驱动。在该印刷区带中对基底进行印刷。通常情况下, 介于当前被印刷的基底与另一物体(第二喂送辊2)之间的该第一接触 点是未干燥的着色剂可能产生污损并损害基底质量(在没有背衬的基底 中)所处的点。在当前的发明中,被加热的空气能够从干燥器5被向上 导向基底7以便对着色剂进行充分干燥,从而避免产生此类问题。在经 过第二喂送辊2之后,基底7在干燥器5上方通过并到达第三喂送辊3。 经过第三喂送辊3之后,所述基底移动到进行收卷(wind-up)操作的 位置(图中未示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韩-金伯利有限公司,未经柳韩-金伯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064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