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发光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06915.1 | 申请日: | 200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5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酒井光彦;冈崎忠宏;中原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 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发光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半导体层的半导体发光元件。
背景技术
至今,已经提出了具有在蓝宝石基板上层叠包括GaN的多个半导 体层的结构的半导体发光元件(例如专利文献1)。
另外,作为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的一种,公知的是在蓝宝 石基板上将半导体层成膜后,使支撑基板与上述半导体层中与上述蓝 宝石基板相反侧部分接合,利用通过激光进行的加热剥离上述蓝宝石 基板的方法(例如请参照专利文献2)。图20表示用这种制造方法制造 的半导体发光元件的一个例子。该图所示的半导体发光元件X构成为 在形成有p侧电极91a的支撑基板91上,层叠有作为半导体层的p-GaN 层92、活性层93和n-GaN层94的结构。在n-GaN层94的上表面形 成有n侧电极94a。活性层93是用于放大通过从n-GaN层94注入的 电子和从p-GaN层92注入的空穴再结合发出的光的层,例如构成为多 重量子阱(Multiple Quantum Well:以下简略为MQW)构造。半导体发 光元件X构成为能够从n-GaN层94的上表面和n-GaN层94、活性层 93和p-GaN层92的侧面97射出光的构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01291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168820号公报
但是,从n侧电极94a注入的电子,由于在n-GaN层94的厚度方 向的电位差而容易贯通n-GaN层94。因此,在n-GaN层94的端部附 近,不能够流通充分的电流。这样一来,在活性层93的整个区域中使 电子和空穴再结合比较困难。所以,在半导体发光元件X中,相对于 投入电力使其高效率地进行发光是困难的,阻碍了高亮度化。
另外,形成n-GaN层94、活性层93和p-GaN层92的GaN的折 射率约为2.5比较高。因此,与空气的临界角约为23°比较小。相对侧 面97的入射角比该临界角大的光被全发射,不射出到半导体发光元件 X外。所以,半导体发光元件X,在通过活性层93发出的光中能够适 当地射出的光的比例很小,阻碍了高亮度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通过增加发光 量,并且增加射出的光的比例,能够实现高亮度化的半导体发光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的半导体发光元件,包括:基板;由 上述基板支撑的p型半导体层;配置在比上述p型半导体层更加离开 上述基板的位置上的n型半导体层;和配置在上述p型半导体层和上 述n型半导体层之间的活性层,其特征在于:在上述n型半导体层上 形成一侧的宽度与上述n型半导体层的一侧的宽度相同的矩形状的n 侧电极;上述n型半导体层的厚度t满足公式1的关系;在上述半导体 发光元件的沿层叠方向延伸的侧面上,形成多个凸部;当从上述活性 层发出的光的波长为λ,上述n型半导体层和上述p型半导体层的任一 个的折射率都为n时,上述凸部的底部宽度的平均宽度WA为WA≥λ/n,
[公式1]为
其中,
L:与上述n型半导体层的一侧的宽度不同的另一侧的宽度
T:绝对温度
W:与上述n侧电极的一侧的宽度不同的另一侧的宽度
J0:上述n侧电极和上述n型半导体层的接触部分中的电流密度
e:元电荷
γ:二极管的理想系数
κB:玻耳兹曼常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罗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069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件推杆
- 下一篇:纵式基板运送装置及成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