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其制造方法以及用于该制造方法的溅射用靶材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80007008.9 申请日: 2007-02-27
公开(公告)号: CN101395290A 公开(公告)日: 2009-03-25
发明(设计)人: 小池淳一 申请(专利权)人: 合同会社先端配线材料研究所
主分类号: C22C9/05 分类号: C22C9/05;C22C9/00;C22C9/02;C22C9/04;C23C14/34;H01L21/285;H01L21/3205;H01L23/52
代理公司: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陈 亮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半导体 装置 制造 方法 以及 用于 溅射 用靶材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绝缘膜上设有布线的半导体装置、其制造方法以及用于该制造方法的溅射用靶材。

背景技术

构成集成电路(IC)等的硅(Si)半导体装置或液晶显示装置(LCD)等的电子装置时,必须构成低电阻的、由导电性高的材料形成的布线。此外,在构成硅大规模集成电路(超LSI)等时,为了增大集成度,要求微细的布线技术。最近,在硅超LSI和LCD用途的布线中,使用比铝合金电阻更低、抗迁移性高的铜(Cu)(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平5-47760号公报

但是,由于形成布线的铜会向周围的绝缘膜扩散,必须形成钽(Ta)或其氮化物(TaN)等的层,作为抑制该Cu扩散的阻挡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2:特开2001-44156号公报

另一方面,在大规模集成电路(LSI)等的半导体装置中,为了增加集成度,必须减小布线宽度,但是随着布线宽度减小,占据布线宽度的高电阻的阻挡层的厚度的比例变大,若如上述专利文献2所述设置阻挡层,则存在布线的实际电阻会增加的问题。

近来,揭示了这样一种技术,即不是如上述已有技术形成Ta或TaN等的阻挡层,而是例如,通过对形成于绝缘膜上的、由Cu和锰(Mn)的合金(Cu·Mn系合金)等的Cu合金形成的Cu合金膜进行加热,在铜布线和绝缘膜之间自己整合而形成阻挡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3:特开2005-277390号公报

但是,利用Cu合金形成的以往的阻挡层存在以下问题。

(1)对于Cu从布线侧的扩散难以确保充分的阻挡性,而Cu向绝缘膜侧扩散,则难以确保绝缘膜的绝缘性。

(2)由于相互扩散,绝缘膜侧的Si向布线侧扩散,布线侧的电阻变大。

(3)因阻挡层与绝缘膜之间的附着性不佳,难以构成具有优异的长时间工作可靠性的半导体装置。

上述问题的原因,认为是没有明确阻挡层的结构,该阻挡层提高与绝缘膜的附着性、且对于Cu及Si的扩散具有充分的阻挡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导体装置、其制造方法以及用于该制造方法的溅射用靶材,该半导体装置能使阻挡层具有充分阻挡Cu从布线本体侧的扩散、和Si从绝缘膜侧的扩散的作用,能确保绝缘膜的绝缘性,还能实现布线的低电阻化,此外还能提高阻挡层与绝缘膜的附着性,从而具有优异的长时间工作的可靠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1)本发明的第1项发明是在绝缘膜上配有布线的半导体装置中,包括:含有硅(Si)的绝缘膜;形成于上述绝缘膜中设置的槽状开口部内、由铜(Cu)构成的布线本体;以及形成于上述绝缘膜与布线本体之间、在厚度方向中心部锰(Mn)的原子浓度为最大、由Mn系氧化物形成的阻挡层。

(2)第2项发明是在上述(1)项所述的发明的结构中,上述阻挡层内部含有Cu。

(3)第3项发明是在上述(2)项所述的发明的结构中,上述阻挡层中含有的Cu的原子浓度从布线本体侧向绝缘膜侧单调递减。

(4)第4项发明是在上述(3)项所述的发明的结构中,上述阻挡层中含有的Cu的原子浓度是在阻挡层的厚度方向中心部的Mn的原子浓度以下。

(5)第5项发明是在绝缘膜上配有布线的半导体装置中,包括:含有硅(Si)的绝缘膜;形成于上述绝缘膜中设置的槽状开口部内、由铜(Cu)构成的布线本体;以及形成于布线本体与绝缘膜之间、由含有Cu、Si、Mn的氧化物形成的阻挡层,Cu的原子浓度从布线本体侧向绝缘膜侧单调递减,Si的原子浓度从绝缘膜侧向布线本体侧单调递减,在Cu的原子浓度和Si的原子浓度大致相等的区域Mn的原子浓度为最大。

(6)第6项发明是在上述(5)项所述的发明的结构中,上述阻挡层中,其内部的Cu和Si的原子浓度大致相等的区域的Mn的原子浓度,为Cu或Si的原子浓度的2倍以上。

(7)第7项发明是在上述(1)项~(6)项的任一项所述的发明的结构中,上述阻挡层的层厚为1nm以上、开口部的槽宽的1/5以下,并且在10nm以下。

(8)第8项发明是在上述(1)项~(7)项的任一项所述的发明的结构中,上述阻挡层是由非晶形成的。

(9)第9项发明是在上述(1)项~(8)项的任一项所述的发明的结构中,在与上述阻挡层连接的布线本体侧存在离子化成2价或3价的M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同会社先端配线材料研究所,未经合同会社先端配线材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070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