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甲基-α-(2-氯苯基)-6,7-二氢-噻吩并[3,2-c]吡啶-5(4H)-乙酸酯硫酸氢盐的多晶型物形式I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07440.8 | 申请日: | 200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0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S·高劳德瑙伊;I·格赖纳;J·诺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瑞工厂 |
主分类号: | C07D495/04 | 分类号: | C07D495/04;A61K31/4365;A61P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轶兰 |
地址: | 匈牙利*** | 国省代码: | 匈牙利;HU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 氯苯 噻吩 吡啶 乙酸 硫酸 多晶 形式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制备式(I)的(S)-(+)-甲基-α-(2-氯苯基)-6,7-二氢 -噻吩并[3,2-c]吡啶-5(4H)-乙酸酯硫酸氢盐(也称作(S)-(+)-氯吡格 雷硫酸氢盐)的可药用多晶型物形式I的方法
其中混合(S)-(+)-甲基-α-(2-氯苯基)-6,7-二氢-噻吩并[3,2-c] 吡啶-5(4H)-乙酸酯(也称作(S)-(+)-氯吡格雷碱)的醚溶液和C6-C11醇的硫酸溶液,然后从母液回收沉淀的(S)-(+)-氯吡格雷硫酸氢盐的 多晶型物形式I。
式(I)的(S)-(+)-氯吡格雷硫酸氢盐是一种已知的有价值的用作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和抗血栓形成剂的药用物质。
制备式(I)的(S)-(+)-氯吡格雷硫酸氢盐的第一种方法公开在EP 281 459。已经为式(I)的(S)-(+)-氯吡格雷硫酸氢盐的制备开发了大 量化学方法。
WO 99/65915公开国际专利申请首次阐明了式(I)化合物存在至少 2种多晶型物形式。也描述了制备多晶型物形式II(熔点:176±3℃) 的第一种方法。此外,其公开了在EP 281,459中描述的晶体形式(熔 点:184±3℃)相当于多晶型物形式I。上述公开文本公开了晶体形式 I和II的稳定性、物理性质、光谱特征和制备方法之间的差异。
根据WO 99/65915公开国际专利申请,通过将(S)-(+)-氯吡格雷 碱溶于丙酮然后于20℃加入硫酸(80%)制备多晶型物形式II。根据实 施例1B,在几乎相同的情况下制备多晶型物形式I。但是,根据实施 例2,通过给多晶型物形式I加多晶型物形式II的晶种,得到纯的多 晶型物形式II。
本领域技术人员会明白,上面WO 99/65915的使用丙酮作为溶剂 制备(S)-(+)-氯吡格雷碱的多晶型物形式I的方法,不能视作易于工 业应用,因为多晶型物形式I会经历向多晶型物形式II的转化,这是 由于多晶型物形式II容易形成或潜在存在。
许多其它的专利申请涉及式(I)化合物的多晶型物形式I的制备。 (S)-(+)-氯吡格雷硫酸氢盐的多晶型物形式III,IV,V,VI和非晶 形形式公开在WO 2003/051362公开专利申请中,其中氯吡格雷硫酸氢 盐形式III被定义为与1-丁醇的溶剂化物,形式IV是与2-丙醇的溶 剂化物,形式V是与2-丁醇的溶剂化物,形式VI是与1-丙醇的溶剂 化物。
除了多晶型物形式III,IV,V和VI以外,WO 2003/051362公 开专利申请还公开了下述制备多晶型物形式I的新方法:将抗溶剂加 入(S)-(+)-氯吡格雷硫酸氢盐于醇中的溶液中。具体地,向式(I)化合 物于1,3-2倍量的甲醇中的溶液中,加入10-150倍过量的甲基叔丁基 醚或二乙基醚,由此沉淀多晶型物形式I。也可以如下得到多晶型物 形式I:将9倍量的甲基叔丁基醚或二乙基醚加入式(I)化合物于3倍 量的乙醇中的溶液中。
在我们的经验过程中,完成了WO 2003/051362所述的制备多晶型 物形式I的方法。结果我们发现,在(S)-(+)-氯吡格雷硫酸氢盐不充 分溶解的情况下,(S)-(+)-氯吡格雷硫酸氢盐的未溶解部分在沉淀过 程中充当晶种。因此可能主要形成多晶型物形式II。根据上述方法, 多晶型物形式的形成是不确定的。因为所述操作的该缺点,该方法不 能被考虑作为工业方法。
WO 2003/051362公开专利申请也公开了如下制备式(I)化合物的 多晶型物形式II的新方法:在20℃的温度,将硫酸(80%)加入 (S)-(+)-氯吡格雷碱于甲乙酮、二氯甲烷、甲苯、氯仿、乙酸乙酯、 甲基叔丁基醚或1,4-二噁烷中的溶液中。在另一个反应路线中,通过 向其中加入二乙基醚,从(S)-(+)-氯吡格雷硫酸氢盐于乙腈中的溶液 得到多晶型物形式I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瑞工厂,未经吉瑞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074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