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纤维掸子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07992.9 | 申请日: | 200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6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特伦斯·特里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萨韦利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3/38 | 分类号: | A47L13/38;D01F8/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翰鸿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佳铭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掸子 | ||
背景技术
现有手持除尘装置或“掸子”用羊毛或其它天然纤维制成。但是这些掸 子很难保持干净,天然纤维的供应也很难得到保证。此外,羊毛掸子比用合 成材料制成的掸子贵。例如,其它现有掸子用塑料如聚酯或聚酰胺的碎条制 成。但是,这些掸子也有缺点。例如碎条由于其纤维比微纤维材料的纤维大, 因此保持污物和灰尘的能力十分有限。小纤维所具有的机械特性能提高纤维 保持污物和灰尘的能力。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说明中可最佳地理解本发明。要强调的是,按照 该领域的标准做法,所示各部件的尺寸不与实际尺寸成比例。事实上,为便 于说明起见,各部件的尺寸可随意增加或缩小。
图1为示出本发明一个或多个方面的装置的至少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2为按照本发明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种制作方法一实施例的至少一部 分的方框图。
图3为示出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微纤维的至少一部分的剖面 图。
图4为图3所示微纤维的分解剖面图。
图5为示出本发明一个或多个方面的装置的至少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6a-6d为示出本发明各方面的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说明提供许多不同实施例或实施各实施例的不同特征的 例子。为简化本发明,以下说明部件和结构的具体例子。这些当然只是例示 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此外,本发明在各例子中重复标号和/或字母。这一重复 只是为了简明起见,不表示所述各实施例和/或构形之间存在关系。此外,在 以下说明中在第二特征上形成第一特征可包括这样的实施例,在这些实施例 中,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的形成直接相关;也可包括这样的实施例,在这些 实施例中,第一与第二特征之间还形成有其它特征,从而第一与第二特征不 直接相关。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微纤维”是一技术术语,指等于小于1旦尼尔的纤 维。在本发明范围内可使用这种微纤维和较大纤维。例如,经本文所述裂解 过程或其它工艺得出的微纤维或纤维为约0.2旦尼尔。但是,在本发明范围 内旦尼尔值可更低。此外,按照本发明一个或多个方面使用的微纤维和其它 纤维包括聚酯、聚酰胺、尼龙、丙烯酸和/或其它合成材料。
图1为示出本发明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装置100的侧视图。装置100在 本文中可指掸子或微纤维掸子。掸子100包括一中央件110和从中央件110 的至少一部分伸出的合成纤维材料120。
中央件110可为一成圈和/或扭绞的金属丝。金属丝的规格例如为约2- 24。中央件110可为或包括未涂层钢、不锈钢、镀钢金属、电镀锌、镀铬镍 和/或其它金属材料等,其它材料之一。中央件110也可有塑料涂层。
中央件110的材料可选择成使其呈柔性,从而中央件110可弯曲或恢复 原形或保持新的形状。中央件110的材料也可选择成能把它的外形制成扭绞 形。例如,中央件110能扭绞成每英寸约1/2-5圈的外形,尽管在本发明范 围内也可有其它外形。
合成纤维材料120可包括许多线,每线包括许多微纤维。例如,每线可 包括约50-150丝,每丝有约8-16微纤维。在一实施例中,每线包括72 丝。但是,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实施例也可包括丝数小于50的 线、丝数大于150的线、微纤维数小于8的丝和/或微纤维数大于16的丝。
合成纤维材料120的旦尼尔值一般为约0.01-50。在一实施例中,合成 纤维材料120的旦尼尔值为约0.09-17。在另一实施例中,合成纤维材料120 的旦尼尔值为约0.1-30。在又一实施例中,合成纤维材料120的旦尼尔值 为约0.2-15。在本发明范围内丝的旦尼尔值例如包括2旦尼尔、3旦尼尔和 5旦尼尔(裂解前丝)。上述旦尼尔值的例子和范围适用于在掸子100制作中 使用的纤维裂解过程前的微纤维原材料和/或该裂解过程后的微纤维材料。此 外,在本发明范围内也可使用上述旦尼尔值之外的旦尼尔值。
掸子100的合成纤维材料120部的直径D可为约4-12英寸。例如,合 成纤维材料120的直径D可为约6英寸。掸子100的合成纤维材料120部的 长度L可为约2-30英寸。例如,合成纤维材料120的长度L可为约3英寸、 约12英寸、约18英寸。但是直径D和长度L的其它值也在本发明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萨韦利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卡萨韦利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079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