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组分纳米粒子中的金的光致相分离以形成纳米棱柱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08065.9 | 申请日: | 200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5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查德·A·米尔金;加布里拉·麦特拉克斯;金荣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1/00 | 分类号: | B22F1/00;C22F3/00;B22F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江华;王珍仙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分 纳米 粒子 中的 光致相 分离 形成 棱柱 | ||
1、一种制备纳米棱柱的方法,包括:
步骤a,在银纳米粒子表面上沉淀金的条件下,混合银纳米粒子和金源 以形成双金属纳米粒子;和
步骤b,用光源照射所述双金属纳米粒子以形成纳米棱柱。
2、一种制备纳米棱柱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用光源照射银-金合金的纳米粒子以形成所述纳米棱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照射进行约4~约500 个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照射包括具有约400~ 约700nm波长的光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银对金的摩尔比为约1:1~约 50: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银对金的摩尔比为约2:1~约 30:1。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银对金的摩尔比为约10:1~ 约2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双金属纳米粒子在约375~ 约425nm呈现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纳米棱柱在约325~约 335nm呈现面外四极共振,在约445~约455nm呈现面内四极共振,在约 640~约660nm呈现面内偶极共振,或者呈现它们的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用蛋白质、寡核苷酸或者它们的组合修饰在所述纳米棱柱表面上的金。
11、一种通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制备的纳米棱柱,其中用所述 金保护银的棱柱性质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纳米棱柱为在所述纳米 棱柱表面上具有金纳米粒子的银纳米棱柱。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纳米棱柱,其中纳米棱柱在约325~ 约335nm呈现面外四极共振,在约445~约455nm呈现面内四极共振,在 约640~约660nm呈现面内偶极共振,或者呈现它们的组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纳米棱柱,其具有约70~约120nm 的棱边长和约6.5~约10.5nm的厚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纳米棱柱,其具有约90~约100nm 的棱边长。
16、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纳米棱柱,其厚度为约8.0~约9.0nm。
17、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纳米棱柱,其中纳米棱柱具有用寡核 苷酸、蛋白质或者它们的组合所修饰的表面。
18、一种银纳米棱柱,在其纳米棱柱表面上具有金纳米粒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大学,未经西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0806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