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驻车制动器的电动执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08719.8 | 申请日: | 2007-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0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S·德滕伯格;W·沃尔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厄克斯勒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08 | 分类号: | F16H1/08;B60T13/74;B60T13/02;B60T1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 若;梁 冰 |
地址: | 德国安***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动器 电动 执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驻车制动器。
背景技术
为了控制该驻车制动器设有带有可电动驱动的传动机构的执行器,并应当力求一种尽可能大幅度减速的传动机构,以能够使用扭矩相应小的小结构且高转速的电动机。为此,DE1 97 48 318 C1公开了一种两级传动链,在该传动链中,第一传动级被设计成为位于马达与第二传动级之间的齿形皮带传动装置,该第二传动级的形式为极大幅度减速且自锁地起作用的轴传动机构或谐波齿轮传动机构,用于在执行器输出端之前相应地大幅度地提高输出扭矩。那个皮带传动装置是一种软的物体声音耦合器并因此对由马达引起的振动产生一定减弱作用。但是,该皮带传动装置尤其是作为设在实际的减速传动机构之前的减速级起到大幅度降低噪声的作用,因为干扰性的噪声产生主要取决于由输出侧的传动机构的输入转速。此外,皮带传动装置作为前置传动级是有利的,因为在这里,马达轴和传动轴可以相互平行地设置,这带来了总体上紧凑的结构。
然而,由位于马达与实际的输出侧的大幅度降速传动机构之间的皮带传动装置所带来的输入降速因结构原因而受到限制,尤其是鉴于两个皮带轮中由马达输出轴携带的较小者的尽可能最小的直径。如已证明,这在减速传动机构的输入级中总还是会产生噪声,这对于高位装饰等级的轿车无论如何将会是几乎不再被接受的。此外,通过大幅度减速提高扭矩带来了过度的机械负荷并因此决定了在执行器采用昂贵且可承受很大负荷的注射成型塑料的条件下的昂贵的特殊结构。
后者刚好也适合构成这种类型的由DE 103 49 078 A1公开的停车或驻车制动器。在那里,通过采用在这方面众所周知的斜齿啮合,斜齿啮合应用于多级圆柱齿轮传动机构的所有连续的传动级且这些连续的传动级具有大约相等的减速比,来达到平稳运转。但是,那个解决方案取决于大量的附加结构措施,以可靠地吸收在相配合的轴承套中由斜齿啮合引起的径向相互交错的轴向力。尽管采用斜齿啮合,但 由于减速幅度较小的相互之间的齿轮啮合,在输入级中仍留有与皮带传动装置相比强度更大的物体声音传递。
发明内容
在认识到这些情况的条件下,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问题,即提供一种这种类型的执行器,该执行器即使在力求达到的更加紧凑的结构的情况下,也可使成本更加低廉地构造且尤其是运转平稳得多。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通过一种带有电动马达和设在其后且位于执行器输出轴之前的用于减速的斜齿圆柱齿轮传动机构的执行器而得以解决。该执行器用于通过执行器输出轴提供用于操纵汽车制动机构的停车或驻车制动器的扭矩,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具有带有斜齿部的中间齿轮,该斜齿部与只带有一至五个以纵长肋条的形式地围绕小齿轮轴线缠绕地延伸的齿的马达小齿轮啮合,其中,所述纵长肋条以均匀的圆周齿距在圆柱体外侧面上相互错开,且相应的纵长肋条在在侧表面上的其轴向走向中以至少圆柱体横截面的圆周齿距的圆周角围绕小齿轮轴线进行缠绕,其中,所述中间齿轮本身配有小齿轮,该小齿轮与具有执行器输出轴的输出齿轮处于圆柱齿啮合中。
然后,在该驻车制动器中,为了提高扭矩,同样为了还要减小相互平行的马达输出轴与执行器输出轴之间的轴间距,在紧挨地设置在电马达之后的第一级中就已经进行了极大的减速比。这可借助一个在塑料喷注成型工艺中制成的低级圆柱齿传动机构,在位于执行器输出端之前的从马达小齿轮到在可用的安装空间的范围内尽可能大的中间齿轮采用在设备设计中已被证实的渐开线齿啮合的条件下实现。马达小齿轮设有极少的齿,即只有一到五个齿,而与该小齿轮啮合的中间齿轮典型地具有约至少为小齿轮的50倍的齿数,以便为了达到所期望的只产生很小噪声,传动链的第一齿轮啮合就已经直接地带来为此所需的强烈的转速降低。由于很少的齿数而实现了较大的齿轮模数的小齿轮的齿以在均匀划分的小齿轮圆周相互错开;在优选只有两个小齿轮齿的情况下,这两个齿在径向上相互对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厄克斯勒股份公司,未经厄克斯勒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087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