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10537.4 | 申请日: | 200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0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太田匡哉;佐野志穗;大和田毅;杉原正和;瀬之口辉纪;安富史郎;平原裕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9/08 | 分类号: | G03G9/08;G03G9/087;G03G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香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 图像 显影 调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电子照相法、静电照相法等中使用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子照相复印机等成像装置的用途在扩大,市场要求图像品质具有更高的水平。特别是在办公用的文件等中,输入时的映射技术、潜像形成技术得到发展,此外在输出时文字的象形种类更加丰富更加细微化,并且,由于图像传真软件(presentation software)的普及和进步,需要印刷图像的缺陷或不清晰程度小的具有极高画质潜像的再现性。特别地,作为在构成成像装置的潜像载体上的静电潜像为100μm以下(约300dpi以上)的线图像的情况下使用的显影剂,现有的大粒径的调色剂中,细线再现性通常较差,线图像的清晰度尚不充分。
特别地,在使用数字图像信号的电子照相打印机之类的成像装置中,潜像由一定单位的网点单元聚集形成,实心部、中间色调部和浅色部(ライト部)通过变换网点密度来表现。但是,调色剂不准确地配置在网点单元上,网点单元的位置与实际配置的调色剂的位置不重合时,会存在无法得到与数字潜像的黑部和白部的网点密度之比相对应的调色剂图像的灰度等级性的问题。进而,在为了提高画质而缩小网点大小以提高分辨率的情况下,忠实于由微小网点形成的潜像进行显影变得更加困难,成为分辨率高、灰度等级性差、缺乏鲜明度的图像,这种倾向是不可否认的。
于是,提出了意图在于限制显影剂的粒度分布、改良微小网点的重现性、提高画质的调色剂。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平均粒径为6~8μm的调色剂,试图通过减小粒径来重现性良好地形成微小网点的潜像。并且,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重均粒径为4~8μm的调色剂,并且该调色剂母粒中含有17~60个数%的具有5μm以下的粒径的调色剂母粒。并且,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含有17~60个数%的具有5μm以下粒径的磁性调色剂母粒的磁性调色剂。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调色剂母粒,在该调色剂的粒度分布中,粒径为2.0~4.0μm的调色剂母粒的含量为15~40个数%。进而,专利文献5中记载了粒径为5μm以下的颗粒为约15~65个数%的调色剂。而且,专利文献6和专利文献7也公开了同样的调色剂。并且,专利文献8中记载了如下的调色剂:其含有17~60个数%的具有5μm以下的粒径的调色剂母粒,含有1~30个数%的具有8~12.7μm的粒径的调色剂母粒,含有2.0体积%以下的具有16μm以上的粒径的调色剂母粒,该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为4~10μm,5μm以下的调色剂具有特定的粒度分布。并且,专利文献9中记载了50%体积粒径为2~8μm的调色剂颗粒,其中粒径为(0.7×50%个数粒径)以下的调色剂颗粒的个数为10个数%以下。
但是,这些调色剂中都大量含有3.56μm以下的颗粒,3.56μm以下的颗粒的个数%都超过了本发明的式(1)的右边的上限,这意味着,在粒径与微粉的相对关系中,相对于具有规定的粒径的调色剂,微粉的比例较大,可以说这些调色剂为残存有较多微粉的调色剂。这样的调色剂中,由于微粉的比例仍较大,因而在特别是如非磁性单组分显影法那样通过瞬间摩擦而带电的显影方法(这种方法需要快速进行带电的调色剂)中,会产生不充分带电的颗粒,从而留下如下问题:调色剂由显影辊脱落或调色剂喷出;显影辊在第2周之后拾到第1周的印刷记录而选择性地使图像浓度发生偏移,产生余像(重影);由于鼓清洁不良或调色剂在显影辊上的层形成不良导致打印图像发生污染;等问题。
并且,近年来随着市场对图像品质的要求,对高寿命化-高速印刷也有所要求。但是,现有的调色剂也不能充分满足所要求的这些特性。像现有的调色剂那样存在较多微粉时,在连续印字的同时微粉会污染部件,导致使调色剂带电的能力等降低,使图像混乱,并且在导入高速印刷机时还存在调色剂的飞散变得明显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28415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11953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22175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6-289648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1-134005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11-174731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平11-362389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平2-000877号公报
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2004-0459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菱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05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