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对非导电材料进行电火花烧蚀加工的电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10618.4 | 申请日: | 200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0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R·福斯特;K·克莱因;U·劳迪恩;S·塞特加斯特;R·苏布拉马尼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1/06 | 分类号: | B23H1/06;B23H9/10;B23H9/1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 若;梁 冰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导电 材料 进行 电火花 加工 电极 装置 | ||
1.用于对非导电材料(1)进行电火花烧蚀加工的电极装置(3),其具有用于侵蚀非导电材料(1)的第一组成部分(3a)和用于将导电物质(7)在非导电材料(1)上沉积的第二组成部分(3b),其中,第二组成部分(3b)被设置在第一组成部分(3a)上。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装置(3),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组成部分(3a,3b)是两种化学和/或物理上不同的化合物。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装置(3),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组成部分(3a,3b)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4.按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电极装置(3),其特征在于,第一组成部分(3a)作为涂层局部地设置在第二组成部分(3b)上,或者第二组成部分(3b)作为涂层局部地设置在第一组成部分(3a)上。
5.用于对非导电材料(1)进行电火花烧蚀加工的电极装置(3),其特征在于,其具有用于侵蚀非导电材料(1)的腐蚀电极(3a)和用于对导电物质(7)在非导电材料(1)上进行沉积的沉积电极(3b)。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极装置(3),其特征在于,腐蚀电极(3a)和沉积电极(3b)由两种化学和/或物理上不同的化合物形成。
7.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极装置(3),其特征在于,腐蚀电极(3a)和沉积电极(3b)由两种不同的金属形成。
8.按权利要求5至7之一所述的电极装置(3),其特征在于,腐蚀电极(3a)和沉积电极(3b)具有不同的几何尺寸。
9.按权利要求5至8之一所述的电极装置(3),其特征在于,沉积电极(3b)包围腐蚀电极(3a)。
10.按权利要求5至9之一所述的电极装置(3),其特征在于,腐蚀电极(3a)和沉积电极(3b)彼此固定连接。
11.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极装置(3),其特征在于,沉积电极(3b)作为涂层设置在腐蚀电极(3a)上,或者腐蚀电极(3a)作为涂层设置在沉积电极(3b)上。
12.按权利要求5至9之一所述的电极装置(3),其特征在于,腐蚀电极(3a)和沉积电极(3b)能彼此无关地运动。
1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极装置(3),其特征在于,腐蚀电极(3a)和/或沉积电极(3b)能够进行平移和/或旋转运动。
14.按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电极装置(3),其特征在于,其具有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对电极(3a,3b)的运动进行控制并尤其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即,腐蚀电极(3a)和沉积电极(3b)以不同的进给量运动。
15.用于对非导电材料(1)进行电火花烧蚀加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了按权利要求1至15之一所述的电极装置(3)。
16.按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非导电材料(1)是构件上的涂层。
17.按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是绝热层。
18.按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层含有全稳定或部分稳定的氧化锆或由其形成。
19.按权利要求16至18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是涡轮机的零件。
20.按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是工作叶片或导向叶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公司,未经西门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061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氧化锌系透明导体以及该透明导体形成用溅射靶
- 下一篇:监测酶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