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有高压燃料存储器以及用作压力振动缓冲器的缝隙式过滤器的燃料喷射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10930.3 | 申请日: | 200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4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W·巴赫豪瑟;A·艾因伯格;C·克莱斯;G·韦格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7/00 | 分类号: | F02M37/00;F02M37/22;F02M55/02;F02M63/02;F02M61/1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 若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有 高压 燃料 存储器 以及 用作 压力 振动 缓冲器 缝隙 过滤器 喷射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喷射系统,该燃料喷射系统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燃料输入口及至少一个燃料输出口的高压燃料存储器,其中燃料输入口与高压燃料泵作用连接,并且燃料输出口与燃料喷射阀作用连接。
背景技术
这种燃料喷射系统也称为共轨系统(Common-Rail-Systeme)并且目前广泛用于带有柴油发动机的汽车中。在这种情况下,高压燃料泵把柴油从当前压力压缩到1800 Bar的压力。由于高压,对高压泵在机械方面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由于高压燃料泵的机械应力,特别是在活塞的区域中会产生机械磨屑(污染物颗粒),这些机械磨屑会经过燃料管道、高压燃料存储器到达燃料喷射阀。尽管这种污染物颗粒通常是很小的,但是最细的污染物颗粒(小于2μ)也会导致喷射器发生功能性故障。在这种情况下,污染物颗粒沉积在喷嘴针阀与阀座之间,并且阻止喷射器完全关闭。从而造成燃料连续不断地进入内燃机的燃烧室中。这样,就不可能实现清洁喷射,并造成有害物质排放显著增加。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现象,通常在喷射器的输入端布置缝隙式过滤器。缝隙式过滤器也能够把来自燃料系统的最小的污染物颗粒过滤出来并且由此阻止污染物颗粒沉积在针阀座的区域中。
在带有高压燃料燃料存储器的现代燃料喷射系统中经常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由于单次或多次喷射,在喷射器上会导致压力振动,这种压力振动会逆流传播,并影响喷射量准确性。这种压力振动一方面用软件并借助于保存在控制仪器中的TI-触发校正功能进行补偿,另一方面通过最好布置在油轨输出端(Railausgang)上并由此负责缓冲压力振动的节流阀来补偿。由于所说的这种措施一方面会明显增加安装费用,另一方面在软件优化方面要求比较高的技术开销,因此应当找出用更简单的方式克服上述问题的方案。
发明内容
所以,本发明的任务是以简单的方法阻止污染物颗粒到达喷射器并且对由于喷射而引起的压力振动进行缓冲。
通过独立权利要求1解决提出的任务。
本发明的可以单个地或彼此组合地使用的优选设计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的燃料喷射系统包括带有至少一个燃料输入口及至少一个燃料输出口的高压燃料存储器,其中燃料输入口与高压燃料泵作用连接,燃料输出口与燃料喷射阀作用连接,其突出之处在于:在高压燃料存储器的燃料输出口和/或燃料输入口中设有缝隙式过滤器,在几何方面对该缝隙式过滤器进行构造,使得其实现规定的节流作用。由于构造和布置了缝隙式过滤器,由此用一个唯一的部件就能不仅保护喷射器防止污染,而且通过缝隙式过滤器的同时的节流作用减小燃料喷射系统中的压力振动,并且由此提高喷射量准确性。由于为解决所述的问题还只需要一个部件这个事实,燃料喷射系统的成本大大降低。此外,缝隙式过滤器是很耐用的,并且由此也很少发生故障。
按照燃料喷射系统的一种优选的设计方案,将缝隙式过滤器集成在高压适配接头中并与该高压适配接头一起布置在高压燃料存储器的燃料输出口和/或燃料输入口中。在此,特别优选的是可以将高压适配接头作为标准件来构成。通过将缝隙式过滤器布置在高压适配接头中使得在高压燃料存储器中的固定更加简单。此外,在安装之前将缝隙式过滤器固定在高压适配接头中简化了燃料喷射系统的安装。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示意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和其它优点。
各示意图分别为:
图1:在燃料输出口及燃料输入口中带有缝隙式过滤器的高压燃料存储器;
图2:在把缝隙式过滤器集成到高压适配接头中并且与高压适配接头共同布置在燃料输出口中时高压燃料存储器的详细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对相同的或功能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欧陆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09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