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将热水抽取设备的换热器与远程供热网相连的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11099.3 | 申请日: | 200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0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詹斯·J·莫尔比克;乌尔·赫多克林;托马兹·维迪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佛斯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6/06 | 分类号: | G05D16/06;F24D10/00;F16K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 宇 |
地址: | 丹麦*** | 国省代码: | 丹麦;DK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热水 抽取 设备 换热器 远程 供热 相连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热水抽取装置的换热器与远程供热网相连接的 阀装置,该阀装置带有初级侧阀,该初级侧阀控制载热流体经由该换热器 的初级侧的流量;该阀装置还带有受压力控制的次级侧阀,该次级侧阀影 响用水经由该换热器的次级侧的流量,其中,该初级侧阀可由该次级侧阀 操纵。
背景技术
由DE 19618093 C2公知了一种这样的阀装置。在该阀装置中,初级侧 阀由开启弹簧沿开启方向加载。在关闭方向上,初级侧阀通过次级侧阀加 载。如果次级侧阀由于其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压力差而开启,那么在初级侧 阀上的关闭力就减少并且开启初级侧阀。相反,次级侧阀额外地通过温控 的驱动器加载,该温控驱动器设置在次级侧阀背对初级侧阀的一例。以这 种方式可以既根据次级侧的温度又可以根据从次级侧抽取的用水流控制载 热流体流入换热器初级侧内。
不过,这种阀装置的制造相对复杂。人们必须将初级侧阀和次级侧阀 以及温控驱动器相对精确地相互校准和定位,从而获得阀装置所希望的控 制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简化阀装置的制造。
这一技术问题在本文开头所述类型的阀装置的情况下如下地得以解 决:即,初级侧阀设置在第一壳体部分内,次级侧阀设置在第二壳体部分 内,且上述两个壳体部分由第三壳体部分彼此相连,该第三壳体部分容纳 有操纵装置,利用该操纵装置,所述初级侧阀可以由所述次级侧阀操纵。
利用这种设计简化了阀装置的制造。所述阀装置原则上由三个独立的 模块组成,它们分别安放在一个壳体部分内。每个模块可以独立于其它的 模块制造和预先调节。阀装置仅通过组装三个模块获得。在此,三个模块 优选沿一个方向前后依次设置。三个壳体部分的组装可以在相对较晚的制 造阶段实现。在此,分别安放在各自的壳体部分内的初级侧阀和次级侧阀 在功能上仅通过安放在第三壳体部分内的操纵装置相连。在此,并不一定 要求,三个功能部分、即初级侧阀、次级侧阀以及操纵装置具有共同的操 纵轴线。所述操纵轴线完全可以在侧面具有一个小错移。
优选第一壳体部分具有初级侧第一接头,第二壳体部分具有次级侧第 二接头,而第三壳体部分具有初级侧第二接头和次级侧第一接头。由此简 化了换热器与阀装置的连接。该连接仅通过第三壳体部分实现。另外两个 壳体部分可以用于连接远程供热网、即用于载热流体的流入以及用水的抽 取。通过这种去耦合(Entkopplung)进一步简化了结构。
次级侧阀优选具有置于隔膜上的可动阀元件,其中,该隔膜延伸至第 二壳体部件和第三壳体部件之间的接触区域。次级侧阀的隔膜在此用于两 个目的:一方面,该隔膜承载可动阀元件,使得可动阀元件在例如由隔膜 上的压力差造成隔膜相应偏转时发生移位;另一方面,通常由弹性材料制 成的隔膜用于在第二和第三壳体部分之间形成密封,因此可以在不使用额 外构件的情况下在该区域内获得密封连接。
在此优选将可动的阀元件设计为阀座,其中隔膜具有与阀座相连的开 口,用水可以流过该开口。因此,人们将隔膜、准确地说是它的开口作为 用水流动路径的一部分。由此可以相对紧凑地构造阀装置。它仅需要相对 较小的结构空间。
优选在初级侧阀上游接有压力控制阀,该压力控制阀具有延伸至第一 壳体部分和第三壳体部分之间的接触区域内的隔膜。在此基本上与次级侧 阀的隔膜的情况相同。隔膜一方面用于使压力控制阀能够根据局部存在的 压力控制,另一方面用于密封第一和第三壳体部分之间的连接。在此也不 需要使用额外构件。
操纵装置优选具有推杆,该推杆支承在第三壳体部分的中间段。因此, 第三壳体部分不仅连接初级侧与次级侧的两个阀,而且也容纳形成操纵装 置的主要组成部分的推杆,次级侧阀利用该推杆向初级侧阀加载。
优选次级侧阀具有可调的静态开口。该静态开口是阀座和阀元件之间 的开口,该开口在次级侧阀的隔膜处于中立或静态位置、也就是作用在隔 膜两侧的力保持平衡时产生。在这种情况下,次级侧阀不会完全关闭,而 是还形成有一个小缝隙,因此,可以实现次级侧阀两侧的压力平衡。这种 缝隙的优点也在于,该阀在流量较小时在次级侧堵塞的风险较低。如果次 级侧阀可以考虑静态开口调节,那么可以以较低的精度制造次级侧阀所需 的元件。对静态开口的调节可以在阀装置的制造完成之后在测试状态下进 行,因此在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获得了提高的控制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佛斯公司,未经丹佛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10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