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数据通信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12193.0 | 申请日: | 2007-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6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安德鲁·当塞;马克·希姆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登特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正云;王 琦 |
地址: | 英国布*** | 国省代码: | 英国;GB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数据通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数据通信系统和电子通信系统的部件。本发明与用于以 电子方式向人发送邮件消息并从人接收邮件消息的系统具有特别相关性。
背景技术
电子邮件消息接发(messaging)涉及正被发送到一电子邮件地址的电 子邮件消息,其该电子邮件地址将该电子邮件消息指向一虚拟邮箱。这种电 子邮件消息接发的使用正在变得越来越广泛,而这种电子邮件消息接发主要 使用诸如Microsoft Outlook之类的电子邮件程序。传统电子邮件程序的问题 在于所发送的邮件可能会被拦截和读取。
已存在使用公共密钥密码技术对电子邮件消息进行加密的建议,在该公 共密钥密码技术中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具体来说,发送方使用与电子邮件 消息的接收方相关联的公共密钥来对该消息进行加密。得到的加密后的消息 仅能够使用与公共密钥不同的私有密钥进行解密,且对该私有密钥的访问由 该消息的接收方控制。
公共密钥加密技术不但保证消息仅由期望的接收方读取,还能够使消息 的作者和消息内容得到验证。具体来说,可以给该消息添加数字签名,该数 字签名通过使用发送方的私有密钥来签署该消息的单向散列(one-way hash) 而形成。然后,该消息的接收方能够使用该发送方的数字签名和公共密钥, 来生成所接收消息的单向散列并对发送方的身份和该消息的内容进行验证。
与使用同一种加密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的对称加密算法相比,在公共密 钥加密技术中使用的非对称加密算法较慢。该问题针对电子邮件消息接发先 前已经通过采用所谓的KEM-DEM方法得到了解决,在KEM-DEM方法中, 加密后的电子邮件消息由密钥封装机制(KEM)部分和数据封装机制(DEM) 部分形成,其中密钥封装机制(KEM)部分存储使用接收方的公共密钥进行 加密的会话密钥(该会话密钥对该消息来说是独一无二的),数据封装机制 (DEM)部分存储由使用在KEM部分中存储的会话密钥作为加密密钥的对 称加密算法进行加密的电子邮件消息。以此方式,由非对称加密算法执行的 加密量和解密量得到了减少。
在特定情况下,期望知道何时消息已被接收和访问。在如何获取这种针 对加密电子邮件的确认上存在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颖且有益的解决 方案来解决该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邮件消息接发系统,其中多个用户计算机通 过因特网连接至邮件注册服务器。邮件注册服务器存储多组解密数据,每组 是对与对应已加密电子邮件消息相关联的已加密的加密数据进行解密所必 需的。紧随已加密电子邮件消息的接收,用户计算机与邮件注册服务器进行 通信,以使用由邮件注册服务器存储的对应解密数据来实现对已加密的加密 数据的解密。以此方式,对电子邮件消息的访问就能够被邮件注册服务器监 视。此外,解密数据用于为已加密电子邮件消息转换已加密的加密数据,而 不用于对加密电子邮件消息本身进行解密。因此邮件注册服务器不具有已加 密电子邮件消息的解密数据。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子邮件消息接发系统的主要部件;
图2示意性地示出形成图1所示电子邮件消息接发系统的一部分的加密 授权服务器的主要部件;
图3示意性地示出形成图1所示电子邮件消息接发系统的一部分的邮件 注册授权服务器的主要部件;
图4示意性地示出形成图1所示电子邮件消息接发系统的一部分的用户 计算机的主要部件;
图5示意性地示出形成图4所示用户计算机的一部分的电子邮件程序的 加密插件的主程序例程;
图6示意性地示出与存储在图4所示用户计算机中的加密插件相关联的 数据的映射;并且
图7A至7D示出示意性地显示在图1所示电子邮件消息接发系统中, 将加密后的注册电子邮件从发送方发送到接收方所要执行的主要步骤的流 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系统概述
如图1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子邮件消息接发系统具有多个连接 至因特网3的用户计算机,其中为方便图示,仅示出发送计算机1a和接收 计算机1b。加密授权服务器5和邮件注册授权服务器7也连接至因特网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登特姆有限公司,未经艾登特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21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