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态载波侦听阈值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12901.0 | 申请日: | 200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1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S·纳达格帕兰;S·阿伯拉翰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炜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载波 侦听 阈值 | ||
背景
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提交于2006年4月13日的题为“METHOD AND SYSTEM TO SET THE CARRIER SENSING THRESHOLDS IN WLAN SYSTEMS(在WLAN 系统中设置载波侦听阈值的方法和系统)”的美国临时申请S/N.60/792,141、 以及提交月2006年10月3日的题为“HIERARCHICAL MESH NETWORK ARCHITECTURE FOR PROVIDING802.11-BASED SERVICES(用于提供基于 802.11的服务的分层网状网络架构)”的美国临时申请S/N.60/827,908的权益。 以上所参引的申请的全体内容通过引用被包括于此。
I.领域
以下描述一般涉及无线通信,尤其涉及无线网络中的空间重用。
II.背景
无线联网系统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多数人藉此得以通信以及传送、访问、操 控并处理数据的盛行手段。消费者已经变得依赖诸如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 (PDA)、膝上型计算机等要求可靠服务和无线网络的扩展覆盖区域的无线设 备。
许多个人和/或组织已经用无线网络系统来替代或补充传统有线网络。通 常,终端或终端设备经由一组接入点连接至网络。这些接入点可有线地连接至 网络基础设施。然而,在诸如网状无线局域网(WLAN)等无线网络中,接入 点的子集可无线连接至网络基础设施。网状网或无线网络的一个优点是易于部 署或安装。一旦安装了有线基础设施,无线接入点就可遍布所需覆盖区分布以 最优化覆盖。不同于有线接入点,无线接入点能够容易地重定位而不要求额外 的电缆或电线的架线。另外,用户享受到提升的灵活性。
无线接入点将数据中继至有线接入点以便于与网络通信。数据可通过多个 无线接入点进行传送。然而,可用的系统资源可能是有限的,且多个无线接入 点进行的传输可能会导致干扰,从而降低系统性能并导致数据丢失。
概要
以下给出对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化概述以图提供对此类方面的基本理解。 此概要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 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意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 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具体的说明之 序。
根据一个或多个方面及其相应公开,描述了与助益无线网络中的通信相关 联的各方面。更具体地,一个或多个方面在最小化干扰的同时最大化或增大无 线网络(例如,网状网络)的吞吐量。通常,各接入点监视当前噪声电平或载 波电平并将观察到的电平与被称为载波侦听阈值(CST)的固定阈值相比较。 如果所检测到的电平低于预定阈值,则接入点可使用发送请求(RTS)请求发 射准许;否则接入点将抑制发射直至该电平落至该载波侦听阈值以下。因此, 在任一时刻可通信的接入点的数目是基于载波侦听阈值和接入点的配置受到 限制。
网络可通过允许接入点动态地设置载波侦听阈值和发射功率来增加空间 重用。特别地,载波侦听阈值可基于源接入点与目的地接入点之间的距离来确 定。接入点可交换收到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信息,该信息可被用来基于所 交换的RSSI信息计算各接入点或节点之间的距离。另外,RSSI还可被用来计 算来自隐藏节点的干扰以及发射功率。动态载波侦听阈值可根据各节点之间的 距离和发射功率来计算。
在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助益无线网络环境中的通信的方法,其包括 获得与毗邻节点相关的节点信息。该方法还包括根据该节点信息确定恰当的载 波侦听阈值以最优化网络吞吐量。此外,该方法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载波侦听 阈值来控制数据传送。
在另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助益网络通信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执行指 令的处理器,该指令用于:接收与至少一个网络节点相关联的信息,根据所接 收到的信息选择载波侦听阈值,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该载波侦听阈值管理网络 通信。该装置还包括耦合至该处理器的存储器。
根据另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助益网络吞吐量的最优化的装置,其包 括用于获得与网络节点相关的节点数据的装置。该装置还包括用于根据节点数 据设置载波侦听阈值的装置,其中该载波侦听阈值被用来指示源接入点与目的 地接入点之间的数据传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29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