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防护玻璃的防碎膜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80013066.2 申请日: 2007-04-04
公开(公告)号: CN101421643A 公开(公告)日: 2009-04-29
发明(设计)人: 中岛真也;齐藤一太 申请(专利权)人: 3M创新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2B5/02 分类号: G02B5/02;G02F1/1335
代理公司: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郇春艳;樊卫民
地址: 美国明*** 国省代码: 美国;US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液晶 显示装置 防护 玻璃 防碎膜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防护玻璃的防碎膜,当玻璃被撞击并破裂时,这种膜对液晶显示装置可视侧表面上的防护玻璃赋予防碎性能。

背景技术

当玻璃破裂时,为防止玻璃粉碎,已知方法是在玻璃表面上贴上防碎膜,这种膜包括树脂膜,诸如作为基底的聚酯和施用到树脂膜上的粘合剂(例如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公布(Kokai)No.2004-338365)。

当将这种防碎膜贴到玻璃表面上时,必须根据玻璃规格切割膜,而且很难在膜和玻璃之间不夹带气泡并且不起皱的情况下,将膜均匀贴在玻璃的整个表面上。尤其是当玻璃表面具有凹凸面时,膜无法完全贴合凹凸面,而且在透过玻璃观看时,所看到的图像是变形的。

液晶显示装置中,尤其是手机的液晶显示器中,围绕防护玻璃1的周边部分存在称为“防撞件”2的凸起件,如图1所示。当将根据现有技术制成的防碎膜3粘帖到该表面时,膜3则无法完全贴合凸起件2,而且产生间隙4或皱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液晶显示装置防护玻璃的防碎膜,这种膜能消除现有技术中使用带粘合剂的防碎膜所产生的问题,可轻易形成并具有杰出性能,诸如防碎性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液晶显示装置防护玻璃上布置的防碎膜中,本发明提供防碎膜,其中所述防碎膜由可光致固化树脂固化体形成,并且当根据JIS A5759进行测量时,显示具有至少0.3N/25mm宽的粘合强度和至少20%的伸长率。

在液晶显示装置防护玻璃中,本发明提供防护玻璃,其中防碎膜布置在防护玻璃表面上,而且防碎膜由可光致固化树脂固化体形成,并且当根据JIS A5759进行测量时,显示具有至少0.3N/25mm宽的粘合强度和至少20%的伸长率。

在液晶显示装置防护玻璃的防碎膜的生产方法中,本发明提供包括多个步骤的生产方法,这些步骤是:将可光致固化树脂施加到液晶显示装置防护玻璃的可视面并形成树脂涂层,将光照射到树脂涂层以固化可光致固化树脂,从而形成防碎膜,其中防碎膜在根据JIS A5759进行测量时具有至少0.3N/25mm宽的粘合强度和至少20%的伸长率。

根据本发明,防碎膜可通过将可光致固化树脂施加到液晶显示装置防护玻璃上并固化树脂形成。因此,即使当涂覆表面存在凹凸面的特征时,防碎膜也能完全贴合这些凹凸面,而且膜可以轻易形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液晶显示装置的剖视图,这种显示装置具有根据现有技术粘贴在其可视面上的防碎膜。

图2是液晶显示装置的剖视图,这种显示装置具有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布置在其可视面上的防碎膜。

图3是液晶显示装置的剖视图,这种显示装置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布置在其可视面上的防碎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解释根据本发明制成的液晶显示装置。图2和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制成液晶显示装置部分放大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表示液晶显示装置可视面上的防护玻璃。附图标记2表示围绕本防护玻璃周边存在的称为“防撞件”的凸起件。附图标记5表示防碎膜。图2中,防碎膜5的一部分紧密覆盖在防撞件2上,如图3所示,防碎膜5可与防撞件2在其边处接触。

防碎膜5通过固化可光致固化树脂形成。这种可光致固化树脂并非特别受限,而且基本上由可光致固化单体或可光致固化低聚物以及通过光能开始聚合的光聚反应引发剂组成。

具体地讲,可以使用已知的可光致固化树脂,诸如自由基聚合型树脂和阳离子型树脂。优选的是,将用于聚合的0.5至5重量%的光聚反应引发剂添加入可光致固化树脂中,而且根据情况,还可将诸如增稠剂、增塑剂、分散剂和聚合抑制剂等添加剂加入。

自由基聚合树脂包含一种或多种具有光聚反应引发剂的丙烯酸类树脂、氨基甲酸酯、聚酯树脂和环氧树脂的混合物。

丙烯酸类树脂的具体实例包括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四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四丙烯酸季戊四醇酯、双季戊四醇单羟基五丙烯酸脂、二戊赤藓醇六丙烯酸脂和1,4-丁二醇二丙烯酸、1,6-六二醇二丙烯酸、聚乙烯乙二醇二丙烯酸、低聚酯丙烯酸盐、2-羟丙基丙烯酸盐、四氢化糠基丙烯酸盐、丙烯酰吗啉及异冰片基丙烯酸盐。

可以作为氨基甲酸酯树脂使用以下反应产物,即通过使二元酸(诸如邻苯二甲酸、己二酸、庚二酸和琥珀酸等)与多元醇(诸如6-己二醇、二亚乙基乙二醇和双丙甘醇等)反应,使所得的聚酯与异氰酸酯化合物(诸如甲代苯撑二异氰酸酯和甲烷二苯基异氰酸酯等)反应,以获得氨基甲酸酯,并进一步使所得的氨基甲酸酯与羟基丙烯酸脂(诸如2-乙荃-己基丙烯酸盐、2-羟基乙基丙烯酸盐和2-羟丙基丙烯酸盐等)反应获取的这些产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30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