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作黄体酮受体调节剂的四环甾族衍生物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13560.9 | 申请日: | 200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1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N·陈;N·F·贾因;Z·隋 | 申请(专利权)人: | 詹森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13/08 | 分类号: | C07D313/08;C07D493/10;A61K31/335;A61P15/1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 冬;韦欣华 |
地址: | 比利时*** | 国省代码: | 比利时;B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作 黄体酮 受体 调节剂 四环甾族 衍生物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四环甾族衍生物、含它们的药用组合物以及它们在治 疗由黄体酮或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受体调节的紊乱和病症中的 应用。更具体地说,本发明化合物用于以下紊乱的治疗,所述紊乱包 括(但不限于):继发性闭经;功能失调性出血;子宫平滑肌瘤;子宫 内膜异位;多囊性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卵巢、乳腺、结肠和/或前 列腺的癌和腺癌,II型糖尿病、口服葡萄糖耐量减低、血液葡萄糖水 平升高和X综合征。本发明化合物还用作避孕药和用于使周期性经血 的副作用减至最低(如用于治疗经期前综合征)以及用于避孕。
发明背景
细胞内受体是一类牵涉到调节基因蛋白的结构上相关的蛋白质。 甾族受体是这些受体的亚组,包括黄体酮受体(PR)、雄激素受体(AR)、 雌激素受体(ER)、糖皮质激素受体(GR)和盐皮质激素受体(MR)。通过 这样的因子的基因调节,需要细胞内受体和相应的配体,所述配体具 有以影响基因转录的方式选择性地结合至受体的能力。
已知黄体酮受体调节剂(孕激素类(progestagens))在哺乳动物的发 育和体内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已知黄体酮是乳腺发育、排卵和维持妊 娠所必须的。目前,甾族黄体制剂的激动剂和拮抗剂在临床上被批准 用于避孕、激素替代疗法(HRT)和疗病性流产。此外,有良好的临床 前和临床证据,证明孕酮拮抗剂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平滑肌瘤 (纤维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和乳腺癌中的价值。
已经证明,现行的甾族孕激素类相当安全并耐受良好。然而,有 时报告有副作用(如乳腺触痛、头痛、抑郁和体重增加),这归因于这 些甾族孕激素类,或者单独使用或者与雌激素类化合物合用。
对于一个受体的甾族配体常常显示与其它的甾族受体的交叉反 应性。作为实例,许多孕激素类也结合至糖皮质激素受体。非-甾族孕 激素类与甾族没有分子的相似性,因而也可表现不同的物理化学性 质、药物动力学(PK)参数、组织分布(如CNS对外周)以及,更重要的 是,非-甾族孕激素类可不/较少显示与其它的甾族受体的交叉反应性。 因此,在可预见的将来,非-甾族孕激素类将很可能显现作为在生殖药 理学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
已知,黄体酮受体以两种同工型形式存在:全长黄体酮受体同工 型(PR-B)及其较短的负体(PR-A)。最近,已经对黄体酮受体敲除小鼠 (PRKO,缺少受体的A-和B-形式两种)进行广泛的研究,该小鼠被特 异性地敲除了PR-A同工型(PRAKO)和PR-B同工型(PRBKO)。在受 精能力、子宫对排卵的容受性、子宫增生、乳腺增生、雌性小鼠的性 接受程度、雄性小鼠的性活动和雄性小鼠的杀婴倾向的生理学研究 中,发现对于PRKO、PRAKO和PRBKO的不同的表型。这些发现提 供合成化学工作者以洞察力,不仅构造选择性黄体酮受体调节剂 (SPRM),也构造PR-A或PR-B选择性黄体酮受体调节剂。
黄体酮在生殖健康和生殖机能中起主要作用。已充分确定,其作 用于,例如,子宫、乳腺、子宫颈和下丘脑-垂体单元。黄体酮以及黄 体酮拮抗剂的作用由黄体酮受体(PR)介导。在靶细胞中,黄体酮使PR 产生戏剧性的构象变化,该变化与使PR从非-DNA结合形成转化为 将结合至DNA的形式相关联。此转化伴随着相关的热休克蛋白和二 聚作用丢失。然后,激活的PR二聚体结合至黄体酮应答基因的启动 子区域中的特异性的DNA序列。相信激动剂-结合的PR通过与作为 受体和一般转录机制之间的桥接因子的辅激活因子联合激活转录。随 后增加转录的速率,在细胞和组织水平产生激动效应。这些黄体酮受 体配体表现出从纯拮抗剂到混合的激动剂/拮抗剂范围的活性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森药业有限公司,未经詹森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35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