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乘客输送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13902.7 | 申请日: | 2007-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6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菊池孝幸;高泽理志;村上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6B23/14 | 分类号: | B66B23/14;B66B23/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殿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乘客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人行道或自动扶梯等乘客输送机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人行道或自动扶梯等的乘客输送机装置具备乘客乘坐的多个踩踏部、和将这些踩踏部连结的一对环状的输送机链。输送机链架设在设于入口侧和出口侧的一对链轮之间。并且,通过由马达等驱动装置旋转驱动链轮,使踩踏部与输送机链一起在入口与出口之间循环移动。
踩踏部与输送机链之间的连结是通过将设于踩踏部两端的固定部固定在输送机链的链板的外周侧缘部而进行的。
此外,输送机链是将多个链板通过多个连结轴连结而形成的。在所有的连结轴、或者隔开多个的连结轴上安装有导辊。导辊卡合在沿输送机链的循环移动方向所设置的导轨上。通过将导辊卡合在导轨上,在踩踏部与输送机链一起循环移动的情况下,防止踩踏部在上下方向上位移。
近年来,要求乘客输送机装置的设置空间的省空间化,为了应对该要求,使用小径且齿数较少的链轮是有效的。但是,已知,如果使用小径且齿数较少的链轮,则因在输送机链沿链轮行进的情况下发生的所谓多边形效应,在输送机链的直线部,踩踏部沿行进方向前后振动。
已知有以抑制这样的多边形效应、防止踩踏部的前后振动发生为目的的乘客输送机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或2)。该乘客输送机装置在导轨的链轮附近,具有以山形突出地形成的弯曲部。进而,在对置于弯曲部的区域,并且在弯曲部的外周侧,配置有压轨,通过这些导轨和压轨来夹持导辊。形成有弯曲部的导轨配合踩踏部的速度变化而绕过输送机链的链节支点,所以补偿了由多边形效应带来的速度不均匀。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5256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007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乘客输送机中,对于以下的点并没有考虑。
在利用形成有以山形突出的弯曲部的导轨来抑制踩踏部的前后振动的情况下,如果导辊通过弯曲部,则在其前后沿上下方向抖动,而使其与弯曲部接触或分离,结果,发生与压轨和导轨碰撞的现象。该现象在重力向相对于导辊从导轨离开的方向作用的一侧、即链轮的下侧变得显著。
如果导辊在上下方向上抖动而碰撞到压轨或导轨上,则成为踩踏部的异常振动或噪音的原因。因此,这些会给乘客输送机的使用者带来不适感。
为了防止导辊在上下方向上抖动,做成减小导轨与压轨之间的间隔尺寸、并使导辊在导轨与压轨之间不抖动的构造是有效的。
但是,在踩踏部的固定部被固定在链板的外周侧缘部那样的构造的情况下,如果减小导轨与压轨之间的间隙尺寸,则在导辊通过弯曲部的情况下发生固定部与压轨接触的状况。如果发生这样的接触,则从接触部产生异响,并因接触带来的磨损使导轨及踩踏部劣化。
因此,没能实现将导轨与压轨之间的间隙尺寸减小到导辊的外径尺寸。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在具备为了抑制踩踏部的前后移动而具有山形的弯曲部的导轨的自动人行道等的输送机装置中、将导轨与压轨之间的间隙的尺寸减小到导轨的外径左右、能够防止导辊在导轨与压轨之间在上下方向上抖动的乘客输送机装置。
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1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在乘客输送机装置中,具备:环状的输送机链,具有多个链板和将这些链板连结的连结轴,架设在两个链轮之间而循环移动;多个踩踏部,与上述输送机链连结;第1导轨,沿上述输送机链的循环移动方向配设,具有位于上述输送机链的循环移动方向从直线方向切换为沿上述链轮的外周的圆弧方向的区域中、朝向循环移动路径的外周侧以山形突出的弯曲部;第2导轨,沿上述输送机链的上述循环移动方向配设,并具有位于上述输送机链的循环移动方向从沿上述链轮的外周的圆弧方向切换为直线方向的区域、朝向循环移动路径的外周侧以山形突出的弯曲部;多个导辊,安装在上述链板上,卡合在上述导轨上而移动;压轨,在分别对置于上述第1导轨及第2导轨的上述弯曲部的区域、上述导轨的外周侧配设,控制上述导辊的运动;上述踩踏部向上述输送机链的连结是通过将设在上述踩踏部的固定部固定在上述链板 的外周侧缘部上来进行的;在分别与上述弯曲部对置的区域的上述压辊上形成凹部,从上述链板的上述外周侧缘部到上述固定部的外周侧表面的高度尺寸设定为从上述外周侧缘部到连接于相邻的上述导辊的各外周面的切线的尺寸以下。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电梯株式会社,未经东芝电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39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