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印刷版材料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13910.1 | 申请日: | 200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6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森孝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尼卡美能达医疗印刷器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N1/14 | 分类号: | B41N1/14;G03F7/00;G03F7/004;G03F7/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平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版材料,特别涉及通过计算机直接制版(ComputerTo Plate:CTP)方式能够形成图像的印刷版材料。
背景技术
随着印刷数据的数字化,正在寻求一种价格便宜、操作容易且具有与PS版相当的适印性的CTP印刷版材料。特别是近年来,提案了基于紫外线(405nm)~红外线激光记录的各种方式的CTP印刷版材料(以下记为CTP)。
作为这些CTP的一种,举出通过曝光使印刷版材料的图像形成层在显影液中的溶解性发生变化,从而利用液体显影以形成图像的方式,通常被称为湿式CTP方式。但是,该方式存在如下所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即,与现有PS版相同,需要显影所专用的碱显影液,同时根据显影液状态(温度、疲劳度)的不同而导致显影性发生变化,由此不能得到图像的再现性,且明室的操作性也受到限制。
目前,正在开发一种不需要特殊显影处理的所谓的免处理CTP(包括在印刷机上的显影)。由于免处理CTP适用于在印刷装置上直接记录图像,然后就直接印刷的直接成象(DI)方式的印刷装置,故而也倍受关注。
作为免处理CTP方案之一,可以举出烧蚀(ablation)CTP。例如,日本特开平8-507727号、日本特开平6-186750号、日本特开平6-199064号、日本特开平7-314934号、日本特开平10-58636号、日本特开平10-244773号所记载的CTP。
它们例如是在基材上将亲水层和亲油层中任一层作为表层,进行叠层而成的CTP。当表层是亲水层,底层是含有光热转换原材料的亲油层,向图像样本曝光,亲油层上产生爆发性的热量,使得亲水层烧蚀,由此从图像样本上除去亲水层而露出亲油层,故而能够形成图像部。但是,由于在曝光过程中,烧蚀物从版面上飞散出去,故需要在曝光装置上设置一种设备,即将烧蚀物吸引后除去的设备,因而曝光装置缺乏通用性。再者,由于烧蚀需要大量的能量,所以在通常情况下感光度低,即,在使用相同的曝光装置的情况下,有生产性差这样的缺点。
另一方面,也正在开发一种不需要烧蚀而能够形成图像的印刷版材料,这种印刷版材料不需要特殊显影液的显影处理或消除处理。例如,可以举出,一种免处理CTP(以后称为机上显影CTP),即在图像形成层上使用热塑性微粒和水溶性粘接剂的可通过湿润水显影的免处理CTP(参照专利文献1)。
由于这类机上显影CTP需要将特殊设备附加在曝光装置上,因此能够用与湿式热CTP用的曝光装置相同的曝光装置进行曝光,再者,由于能够设置较高的感光度,因此能够得到充分的曝光生产率。
机上显影CTP通常是在亲水性表面基材上设置图像形成层的结构,所述图像形成层可实施机上显影。能够机上显影的图像形成层包含:内包有热塑性疏水性树脂颗粒、疏水性化合物的所谓微胶囊的热敏性疏水性前驱体,水溶性树脂等机上显影促进剂。
上述热敏性疏水化前驱体是如下所述的一种化合物,通过由红外线激光曝光所生成的热量而发生熔融粘接或使图像形成层自身发生交联,从而使之固定在亲水性表面基材上,故而发现图像强度增强的效果,即,即使图像与印刷机的水辊和油墨辊相接触的情况下也没有被除去。
特别是近年来,提出了一种机上显影CTP,感光层包含红外线吸收剂、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可自由基聚合的化合物和聚合物粘合剂,所述感光层通过聚合而形成图像(参照专利文献2)。
使用聚合的方式(以下称为聚合方式)与使上述热塑性颗粒相比,可以得到高感光度或高耐印力。另一方面,机上显影CTP从曝光后到安装在印刷机上,可以在明室中进行各种操作,再者,在这期间也可以是从几小时到几天的任意时间段,但在聚合方式中所使用的聚合引发剂,由于在紫外线~可见光区域具有感光性,因此有如下所述的忧虑,例如,在白色灯光下生成所谓的灰雾,生成网点浓度的变化或印刷版面沾污,在极端的情况下就不能实施机上显影。
同时,正在研究一种机上显影CTP,能够改善聚合方式所带来的缺点。例如公开了包括图像记录层和保护涂层的平版印刷版原版,所述图像记录层含有红外线吸收剂、聚合引发剂和聚合性化合物,且利用印刷油墨、湿润水或它们两种能够除去;所述保护涂层含有色材(颜料)颗粒(参照专利文献3)。
在该方法中,使色材(颜料)颗粒的吸收最大波长在300~600nm范围内,由此能够改善明室操作性,但色材(颜料)颗粒通常具有几百纳米的粒径,所以可以说光吸引能比较弱、明室操作性的改善水平并不十分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尼卡美能达医疗印刷器材株式会社,未经柯尼卡美能达医疗印刷器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39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