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盘记录设备和记录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14406.3 | 申请日: | 200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7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赖本贤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1B20/12 | 分类号: | G11B20/12;G11B20/10;G11B20/1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丽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盘 记录 设备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盘记录设备和记录控制方法,并且适合应用于在光 盘上记录数据的情况。
背景技术
能够由用户自由记录数据的可重写型(-RW型)、写一次型(-R 型)光盘和相应的光盘设备迄今为止已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记录容量,已开发出蓝光光盘(Blu-ray Disc, 注册商标),该光盘使用波长短于已知的CD(紧致盘)和DVD(数 字多功能盘)波长的蓝色激光(波长405nm)。蓝光光盘也包括可重 写型BD-RE和写一次型BD-R(例如,见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布No.2006-024287
在诸如固定视频记录器和手持式摄像机之类的视频记录设备中, 被配置为在光盘(而不是迄今为止使用的磁带)上记录视频图片的设 备最近已变得流行。这些使用光盘的视频记录设备要求从外部提供的 视频图片或在拍摄同时的视频图片上的流数据被实时记录在光盘上。
这样,上述流数据在光盘上的实时记录不允许因为记录错误(如 果有的话)而发生记录中断,这是因为要记录的流数据是连续提供的。 流数据的记录要满足可无中断地再现的要求。
为了满足这样的要求,例如可以使用迄今已知的在MMC中定义 的ATAPI驱动操作。在这种情况下,驱动器响应于记录错误的发生 向主机发送记录错误通知,然后擦除驱动数据缓冲器中的所有流数 据。响应于记录错误通知的接收,主机重新发出对另一地址的WRITE (写)指令,并将流数据重发到驱动器,从而数据被记录在光盘的另 一地址处。主机随后重写文件系统信息以逻辑组合各条流数据,以使 流数据可被记录为能够无中断地再现。
然而,在这种记录操作下,主机必须存储流数据,直到驱动器完 成记录数据为止,这需要主机数据缓冲器的容量增大。另外,在记录 错误发生之后,主机需要向驱动器重发已经发送的流数据,其缺点是 浪费了数据传输时间。
利用在MMC-5中定义的TSR(时间安全记录)方法,记录错误 (如果有的话)可以被忽略以在第一阶段中继续记录。在第二阶段中, 发生记录错误的数据的附近可以被重新定位,以便能够复原发生记录 错误的所有数据。然而,存在需要大量的主机数据缓冲器的问题,这 是因为主机必须存储在重新定位前的时间段中被发送给驱动器的所 有数据。
发明内容
考虑到前述内容实现了本发明,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以利用简单 配置高速地、可靠地在光盘上记录数据的光盘记录设备和记录控制方 法。
为了解决前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光盘记录设备是一种具有光盘 驱动器和用于控制光盘驱动器的主机单元的光盘记录设备,其特征在 于:光盘驱动器包括存储装置、记录装置和驱动控制装置,存储装置 用于存储从主机单元提供的数据,记录装置用于顺序读取存储在存储 装置中的数据并将其记录在光盘上,驱动控制装置用于从存储装置擦 除被正常记录在光盘上的数据,检测光盘上数据的记录错误,并将发 生记录错误的地址和记录错误发生通知一起发送到主机单元,响应于 记录错误发生通知的接收,主机单元选择在发生记录错误的地址后面 的预定范围作为跳过区域,并将用于跳过该跳过区域以重新开始记录 数据的记录恢复地址发送到光盘驱动器,并且响应于记录恢复地址的 接收,驱动控制装置使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数据从光盘的记录恢复地 址起被记录。
正常记录在光盘上的数据被从存储装置擦除,并且当发生记录错 误时,选择在发生记录错误的地址后面的预定范围作为跳过区域,并 且从光盘的记录恢复地址起记录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数据以便跳过 该跳过区域。这使得可以避免在错误发生位置的附近(此处重复发生 错误的可能性很高)记录错误的重复。除此之外,可以省略在重新开 始记录时的数据重发,以消除用于重发数据的时间损失,并减少用于 存储要重发的数据所必需的主机单元的存储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株式会社,未经索尼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44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