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生物处理袋中的泄漏检测的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14453.8 | 申请日: | 200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7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亚历山大·N·特伦蒂耶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弗泰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16 | 分类号: | G01M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炜;郎晓虹 |
地址: | 美国肯***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生物 处理 中的 泄漏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设计用于至少临时保持需要在无菌条件下处理的导电流体的 装置,包括:
塑料袋,具有能够容纳用于在无菌条件下处理的导电流体的第一内 室;
硬质容器,具有用于至少部分地容纳和支撑所述袋的第二内室;以及
传感器,用于感测来自所述第一内室的所述导电流体的泄漏的存在, 所述传感器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袋的所 述第一内室的开口关联,并且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内室的外部, 以在存在泄漏的情况下完成与所述第一电极的电气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传感器还包括交流或直流电 压发生器和检测器,该检测器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用于 检测当通过所述泄漏而连接时所导致的电路中的电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穿过与所述袋的 侧壁关联的密封接头而突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袋包括用于容纳所述第一 电极的管状端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管状端口包括用于允许所 述第一电极在无菌条件下与导电流体接触的连接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硬质容器至少部分地包含 形成所述第二电极的传导材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袋包括设置用于形成所述 第一内室的第一材料层和与所述第一材料层相邻的第二材料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至少部分 地定位于所述第一材料层和所述第二材料层之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中的一个 包含所述袋的第二材料层。
10.一种设计用于至少临时保持需要在无菌条件下处理的导电流体 并检测其泄漏的装置,包括:
塑料处理袋,具有能够在无菌条件下容纳导电流体的第一内室;
至少部分传导的支撑结构,具有用于至少部分地容纳所述塑料处理袋 的第二内室;以及
电极,连接至所述第一内室中的导电流体,并设置成在存在泄漏的情 况下与所述传导的支撑结构一起形成电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交流或直流电压发生器和检 测器,该检测器连接至所述电极和所述传导的支撑结构,用于检测所述电 路中的电流。
12.一种设计用于至少临时保持需要处理的导电流体并检测其泄漏 的装置,包括:
处理袋,包含用于形成能够在无菌条件下容纳导电流体的内室的第一 柔性材料层以及与所述第一柔性材料层相邻的第二柔性材料层;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内室的外部,并能够通过泄漏而被 连接,至少所述第一电极至少部分地延伸于所述第一柔性材料层和所述第 二柔性材料层之间,其中,所述第二柔性材料层和所述第二电极是一体的。
13.一种在无菌条件下处理流体的方法,包括:
提供塑料处理袋,所述塑料处理袋具有第一内室,该第一内室形成无 菌环境;
为所述袋提供具有第二内室的支撑结构;
在所述第一内室中提供导电流体;以及
提供能够通过来自所述第一内室的所述导电流体的泄漏而被连接的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上产生电位差,以及检 测流过由于所述泄漏的存在而形成的电路的电流,其中,所述支撑结构是 至少部分传导的,且提供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步骤包括:提供 与所述第一内室中的导电流体接触的所述第一电极,以及利用所述支撑结 构作为所述第二电极。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袋包括第一材料层和第 二材料层,并且所述提供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步骤包括:将所 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放置于所述第一内室的外部且至少部分地位 于所述第一材料层和所述第二材料层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弗泰克有限公司,未经莱弗泰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445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