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纤维织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14529.7 | 申请日: | 200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6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和田原英辅;堀部郁夫;宫本茂;竹泽健一;栗原邦喜;大野和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3C13/00 | 分类号: | D03C13/00;D03D47/30;D03D47/40;D03D49/16;D03D49/6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熊玉兰;李平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织物 制备 方法 | ||
1.碳纤维织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是以纤度为400-6,000tex的碳纤维纱条作为经纱、以纤度为该碳纤维纱条的1/5以下的辅助纤维作为纬纱织造的单向性碳纤维织物的制备方法,织造时,使用综纱的开闭口中综纱静止角在0-50°范围内的喷气织机。
2.权利要求1的碳纤维织物的制备方法,其中,使用机织该碳纤维织物的纬纱,在与要机织的碳纤维织物的至少引纬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同时机织其它组织,同时在该其它组织与上述碳纤维织物之间切断纬纱,使这些其它组织与碳纤维织物分离,对该其它组织加捻。
3.权利要求2的碳纤维织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一边机织上述其它组织、或者在机织后导出该其它组织,使该其它组织与上述碳纤维织物的距璃增大。
4.权利要求3的碳纤维织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是在与要机织的碳纤维织物的引纬一侧相反侧配置管状体,使其轴与该纬纱的穿梭方向交叉,或者配置轴弯曲的管状体,将用于机织碳纤维织物而引入的纬纱由该管状体的一侧开口穿过另一侧开口。
5.权利要求2的碳纤维织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其它组织穿过具有孔的导纱器,通过使该导纱器旋转来对上述其它组织加捻。
6.权利要求2的碳纤维织物的制备方法,其中,上述碳纤维织物是平纹、斜纹或缎纹的组织,上述其它组织是平纹、纱罗或它们的组合的组织。
7.权利要求1的碳纤维织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是在与要机织的碳纤维织物的引纬一侧相反侧配置管状体,使其轴与该纬纱的穿梭方向交叉,或者配置轴弯曲的管状体,将用于机织碳纤维织物而引入的纬纱由该管状体的一侧开口穿过另一侧开口。
8.权利要求1的碳纤维织物的制备方法,其中,上述碳纤维织物的经纱密度为1-8条/cm,纬纱密度为0.4-8条/cm。
9.权利要求1的碳纤维织物的制备方法,其中,上述喷气织机具有喷射气体的一个主喷嘴和多个副喷嘴,相对纬纱的穿梭方向,在该主喷嘴的下游一侧以每隔2-15cm织物幅度配置一个的间隔配置各个副喷嘴,且相对纬纱穿梭方向,在上述主喷嘴的上游一侧具有喷射气体的辅助主喷嘴,由这些喷嘴喷射气体,使纬纱穿梭。
10.权利要求1的碳纤维织物的制备方法,其中,上述喷气织机中,综纱的开口量在10-75mm的范围内。
11.权利要求1的碳纤维织物的制备方法,其中,至少部分抑制导入综纱的经纱的开口。
12.权利要求1的碳纤维织物的制备方法,其中,上述喷气织机具有喷射气体的多个副喷嘴,各副喷嘴如下配置:该副喷嘴的中心和筘齿的中心存在于与织物的长度方向平行的基本同一直线上。
13.权利要求1的碳纤维织物的制备方法,其中,上述喷气织机中,筘的筘齿厚度为0.1-2mm的范围内。
14.权利要求1的碳纤维织物的制备方法,其中,上述喷气织机中,打纬动程量在50-150mm的范围内。
15.权利要求1的碳纤维织物的制备方法,其中,上述喷气织机具有喷射气体的多个副喷嘴,筘幅在100-350cm的范围内,且引纬一侧相反一侧的最端部的副喷嘴和与其相邻的副喷嘴之间的距离比引纬一侧的最端部的副喷嘴和与其相邻的副喷嘴之间的距离短。
16.权利要求1的碳纤维织物的制备方法,其中,上述喷气织机中,筘幅在100-350cm的范围内,且在该筘幅的两个端部以外的筘幅内形成边组织。
17.权利要求1的碳纤维织物的制备方法,其中,纬纱是选自玻璃纤维与有机纤维的短纤纱、玻璃纤维的短纤纱、有机纤维的短纤纱、玻璃纤维与有机纤维的交缠变形纱、玻璃纤维的交缠变形纱和有机纤维的交缠变形纱的至少一种。
18.权利要求1的碳纤维织物的制备方法,其中,纬纱是以玻璃纤维作为芯丝、包覆有机纤维的长丝的包芯纱。
19.权利要求1的碳纤维织物的制备方法,其中,织造的碳纤维织物以规定长度L1暂时卷取,将卷取的碳纤维织物分割成规定长度L1的一半以下的成品长度L2,再次卷取。
20.权利要求1的碳纤维织物的制备方法,其中,作为经纱的碳纤维纱条由各筒子上解舒、并纱,直接导入到喷气织机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452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