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于连续热处理线的快速加热区段进行的改进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15745.3 | 申请日: | 200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2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C·帕基内;F·马尔莫尼耶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孚斯坦因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6 | 分类号: | C21D9/56;C21D1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全平 |
地址: | 法国里***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于 连续 热处理 快速 加热 区段 进行 改进 | ||
1.用于减少金属带(1)上热成因褶皱形成的方法,所述金属带(1)在连续热处理线中经受快速加热,所述快速加热是指根据在加热开始时至少100℃/秒的梯度来保证金属带温度升高的加热,在所述热处理线中,所述金属带被引导穿过加热区段(2),所述加热区段(2)包括多个相继的且不同的加热部件(5;5a,5b,5c,5d),
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带在加热部件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温度增加的平均斜率从一加热部件到下一加热部件地减小;两个相继的加热部件(5a,5b,5c,5d)之间的加热强度差异逐渐减小以便在高温下是较小的,从而,随着金属带的温度增加,金属带的所有点的加热速度的变化减小。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金属带和加热部件(5)之间的热流变化从每个加热部件的入口到出口是逐渐的,在温度升高段、高位平台段、然后温度下降段、和低位平台段之间的斜率改变期间,热流变化具有弧形热流曲线形式。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带在加热部件的出口和入口之间的温度差与所述加热部件的出口和入口之间的距离之比从一加热部件到下一加热部件地减小。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带在加热部件的入口和出口之间的温度增加的瞬时斜率——所述瞬时斜率为行进距离的函数——在所述加热部件的入口处显著大于所述加热部件的出口处。
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加热部件之间的加热强度是逐渐改变的;并且,随着金属带的温度增加,在两个相继加热部件之间的加热强度得以减小。
6.按照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金属带处于低的温度时,将更大的热流(Φa)注入到金属带,然后当金属带温度升高时,逐渐减少注入的热流(Φb,Φc,Φd)。
7.按照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被设置用于保证:从第一加热部件开始,金属带在每个加热部件中的温度增加越来越小,在所述第一加热部件处金属带的温度增加是最大的。
8.按照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金属带和加热部件之间交换的热流的进展是渐变的,也就是说,加热斜率的变化是渐变的。
9.按照前述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金属带从一加热区段行经下一加热区段时,金属带的温度升高梯度减小至少15℃/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孚斯坦因公司,未经法孚斯坦因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574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