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储存稳定性优良的含S-腺苷-L-甲硫氨酸的干燥酵母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以及口服用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16214.6 | 申请日: | 200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7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高野健太郎;莪山真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2N1/16 | 分类号: | C12N1/16;A61K31/7076;A61K47/42;C12N1/18;C07H19/167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建秋;王凤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存 稳定性 优良 腺苷 甲硫氨酸 干燥 酵母 制备 方法 及其 产品 以及 口服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了具有S-腺苷-L-甲硫氨酸(以下记作SAMe)的生产 能力的酵母的储存稳定性优良的含SAMe的干燥酵母的制备方法及使用了 该制备方法的产品。更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储存稳定性优良的含S-腺苷-L- 甲硫氨酸的干燥酵母的制备方法、由该制备方法得到的含SAMe的干燥酵 母、以及使用该含SAMe的干燥酵母成型而得到的口服用组合物,该制备方 法包括使用具有SAMe的生产能力的酵母来制备含该化合物的干燥酵母,其 特征在于,在由酵母的菌体培养液得到的酵母菌体浓缩物中添加抗坏血酸类 或其盐后,进行该浓缩物的干燥。
背景技术
作为生物体内的由各种甲基转移酶引起的甲基化反应的甲基供应体, SAMe是起重要作用的水溶性的生理活性物质,从人体的几乎全部的细胞来 看,SAMe作为各种生物化学反应中的共同因子起作用,是在例如软骨的维 持和脑内的化合物的生成中不可缺少的物质。通过近年来的SAMe的功能研 究,也已经报道了有关对脂肪肝、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症、失眠症等的治疗 效果。由此,SAMe为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在欧美各国被广泛用作抑郁症、 肝病以及关节炎等的治疗药、或者保健食品。
因此,迫切需要廉价且简便地制备供应SAMe,但是,以往,SAMe的 制备方法已经公开的有:使用含有作为前驱体的L-甲硫氨酸的培养基进行发 酵生产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非专利文献1-7);使用通过酵母 等微生物离析并精制后的SAMe合成酶(蛋氨酸腺苷基转移酶(methionine adenosyl transferase)),将三磷酸腺苷(ATP)和L-甲硫氨酸作为基质,酶合 成SAMe的方法(例如,参考专利文献4,非专利文献7-11);以及使用合 成法的方法(例如,参考专利文献5、非专利文献12)。
酶合成法是使用从酵母等的微生物离析精制后的SAMe合成酶(蛋氨酸 腺苷基转移酶)、将三磷酸腺苷(ATP)和L-甲硫氨酸作为基质来酶合成SAMe 的方法,但是,该方法与发酵法相比,具有SAMe的蓄积量多,不需要进行 从菌体中的SAMe提取操作等的优点,但是,存在酶的制备复杂、得到的酶 的活性弱、必须除去ATP分解酶等的干扰物质、以及作为基质的ATP价格 非常高等的各种问题,不一定能成为实用的方法。
此外,根据近年的基因工程学的发展,通过使用克隆化的SAMe合成酶 基因的方法可以使得该酶的制备变得更简便(例如,参考非专利文献6-9), 从而酶的制备的问题正在被解决,但是,仍然没有解决必须使用昂贵的ATP 作为基质等的其它的实用上的问题。
此外,SAMe具有热不稳定、容易分解的性质,作为对策,已经作了许 多以提高储存稳定性为目的的尝试。例如,通常将上述的制备方法中得到的 SAMe组合物通过色谱法等精制后,形成与硫酸或对甲苯磺酸的盐、或者与 丁二磺酸(Butanedisulfonic acid)的盐等,而使得SAMe稳定化的方法(例 如,参考专利文献1-3、6-10)。由于需要很多的劳力、时间和费用,因此很 难廉价地制备并提供作为重要的治疗药和保健食品的储存稳定性优良的 SAMe。
专利文献1:特公平4-21478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公平6-3060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欧洲专利第1091001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4:特开昭61-227792号公报
专利文献5:美国专利第6881837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6:特开昭59-51213号公报
专利文献7:特开昭52-48691号公报
专利文献8:特公平1-49274号公报
专利文献9:特公平1-49275号公报
专利文献10:特公平3-501970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Schlenk F.,DePalma R.E.,J.Biol.Chem.,229,1037-1050 (1957)
非专利文献2:Shiozaki S.等人,Agric.Biol.Chem.,48,2293-2300(1984)
非专利文献3:Shiozaki S.等人,Agric.Biol.Chem.,53,3269-3274(198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62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