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16414.1 | 申请日: | 200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7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赫尔穆特·施派泽;戈特弗里德·施陶登迈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瑞康阿库泰斯泰斯博斯德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65/00 | 分类号: | B65H6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党晓林 |
地址: | 德国费***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持装置,该夹持装置用于纺纱机和捻线机的锭子 上的纱线。
背景技术
DE 196 28 826 A1公开了一种夹持装置,其具有刚性附连在锭子锭盘 上的夹持元件和可相对于锭子的纵向轴线轴向移动的夹持元件。通过支 承在可移动的夹持元件和锭盘上的压簧相向挤压这些夹持元件,使得在 夹持元件之间形成夹持缝隙。为了通过可移动夹持元件的移动来抵抗压 簧力以打开夹持缝隙,可移动夹持元件具有朝向内部倾斜的圆锥形环面, 该环面与固定夹持元件一起限定出环形室,可运动的离心力元件布置在 该环形室内。在超过临界转速情况下,由离心力体作用到可移动夹持元 件上的力大于弹簧力,这导致可移动夹持元件沿轴向运动并且由此打开 夹持缝隙。
在低于临界转速情况下,夹持装置进入其夹持位置。在夹持位置(在 该位置两个夹持元件的端面相互挤压在一起),布置在可移动夹持元件端 面上的肩部接合在固定夹持元件端面的对应环形槽上,从而相对于夹持 缝隙封闭环形室。
该夹持装置有如下缺点:即使有肩部,线头也可能侵入环形室内。 在环形槽被构造为待夹持的线头、纤维材料等可以被引入其中的底切 (undercut)时,这一情况更为严重。已经位于环形槽内的线头在进一步 夹持处理的作用下会经由肩部进入环形室,这会妨碍在落纱过程中的纱 头离心分离,并导致污染环形室。环形室的污染至少部分地阻碍了布置 在其内的离心力元件,尤其由于不平衡的出现这将损害夹持装置的功能。 此外,已经存在于环形槽内的纤维材料或者纤维头将在环形槽内由于弹 簧力而被挤压在一起,在夹持缝隙打开时不再能够被离心分离。因此, 随着环形槽污染的增加可施加到纱线上的夹持效果被降低,这进一步损 害了夹持装置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开发一种确保其能尽量不中断连续运转的夹持装 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纺纱机或捻线机的锭子上的纱线的夹持装 置,该夹持装置布置在锭子上部上,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固定夹持元件和 能由弹簧力压靠在所述固定夹持元件上的可轴向移动的夹持元件,所述 可轴向移动的夹持元件可由离心力元件逆着所述弹簧力加载一在所述轴 向方向上将所述可轴向移动的夹持元件与所述固定夹持元件分开的力, 以使得在所述可轴向移动的夹持元件和所述固定夹持元件之间形成夹持 缝隙,并且所述夹持装置具有用于布置和引导所述离心力元件的接纳部, 所述夹持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接纳部分别被构造为两个相互对应且沿 径向延伸的半壳,所述半壳环绕所述离心力元件,并且用于所述离心力 元件的所述半壳布置在所述夹持装置的与所述夹持缝隙相对的一侧上, 在所述半壳和所述夹持缝隙之间布置有压簧。
该夹持装置根据本发明的构造将用于离心力元件的接纳部设置成布 置在所述夹持装置与夹持缝隙相对的一侧,在所述接纳部和所述夹持缝 隙之间布置有压簧。由于所述接纳部(其用于布置和引导离心体)与夹 持缝隙在空间上间隔开,从而降低了根据本发明的夹持装置的易被污染 性。通过这种方式基本上避免线头、纤维材料等经由夹持缝隙侵入离心 力元件的接纳部,从而防止了由于线头等侵入引导件而产生对离心力元 件的阻碍。
此外,离心力元件与夹持缝隙间隔开的定位方式使得可将夹持装置 应用于具有更小直径的环,这些环同心地环绕锭子上部,并且将纱线偏 转到管上的钢丝圈(traveller)在这些环上转动。
在本发明有利的改进中,所述接纳部可以被构造为两个相互对应的 沿径向延伸的半壳,所述半壳环绕离心力元件。其优点在于,离心力元 件基于形状配合原因被强制引导。在现有技术中,对离心力元件的引导 是在通道内进行的,这些通道布置在固定夹持元件的下侧上,并因而允 许有相对较大的游隙,与该现有技术不同,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施力控制, 所有离心体始终以相同轴向间距位于路径上,由此可以避免不平衡。所 述离心力元件以每一位置处都基本无游隙的方式在所述接纳部内被引 导,并且将相同的轴向力施加到可移动的夹持元件上,由此避免夹持元 件倾斜。此外,接纳部的封闭设计避免了线头等的侵入,由此进一步降 低损害功能的危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瑞康阿库泰斯泰斯博斯德国公司,未经欧瑞康阿库泰斯泰斯博斯德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64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无线中继网的居民用电抄表系统
- 下一篇:触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