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豆种子和油的组成以及产生所述种子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16763.3 | 申请日: | 200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0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J·J·菲拉提;G·E·基斯利;T·沃克;T·乌尔玛索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山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1/00 | 分类号: | A01H1/00;A01H5/00;C12N15/82;C12N15/87;C12N5/04;C12N5/00;C12N5/02;C12N15/00;C12P21/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菊华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豆 种子 组成 以及 产生 方法 | ||
1.产生大豆植物的方法,所述大豆植物包含总种子脂肪酸的低于按重量计算大约6%的亚麻酸含量和总种子脂肪酸的按重量计算大约55%至大约80%的油酸含量,该方法包括步骤:
a)产生一种或多种包含减少内源性大豆FAD2-1基因的表达的转基因和内源性大豆FAD3基因中的至少一个功能损失性突变的大豆植物;
b)获得至少一粒来自步骤(a)中获得的所述大豆植物的种子;
c)对于步骤(b)的所述种子,确定按重量计算的亚麻酸和油酸占总种子脂肪酸含量的百分数;和
d)鉴定产生具有如下种子脂肪酸组成的种子的大豆植物,所述种子脂肪酸组成包含总种子脂肪酸的低于按重量计算大约6%的亚麻酸含量和总种子脂肪酸的按重量计算大约55%至80%的油酸含量。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步骤(a)中产生的所述大豆植物在至少两个内源性大豆FAD3基因中包含至少两个功能损失性突变。
3.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述内源性大豆FAD3基因是FAD3-1B和FAD3-1C。
4.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步骤3中鉴定的所述大豆植物包含总种子脂肪酸的低于按重量计算大约3%的亚麻酸含量和总种子脂肪酸的按重量计算大约55%至大约80%的油酸含量。
5.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通过:
i)将包含所述转基因的第一大豆亲本品系与包含内源性大豆FAD3基因中的至少一个功能损失性突变的第二大豆亲本品系杂交以获得对于所述转基因是杂合的且对于FAD3基因中的至少一个功能损失性突变是杂合的F1大豆植物;和
ii)使来自(i)的F1后代植物自交以获得对于所述转基因是纯合的且对于FAD3基因中的至少一个功能损失性突变是纯合的F2大豆植物,从而获得包含减少内源性大豆FAD2-1基因的表达的转基因和内源性大豆FAD3基因中的至少一个功能损失性突变这两者的大豆植物在步骤(a)中产生所述大豆植物。
6.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大豆亲本品系在至少两个内源性大豆FAD3基因中包含至少两个功能损失性突变。
7.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所述内源性大豆FAD3基因是FAD3-1B和FAD3-1C。
8.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在步骤(i)中通过将多个F1植物经历至少一种允许鉴定对于所述转基因和对于FAD3基因中的至少一个功能损失性突变是杂合的F1植物的DNA分析技术来获得对于所述转基因和对于FAD3基因中的至少一个功能损失性突变是杂合的所述F1大豆植物。
9.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在步骤(ii)中通过将多个F2植物经历至少一种允许鉴定对于所述转基因是纯合的和对于FAD3基因中的至少一个功能损失性突变是纯合的F2植物的DNA分析技术来获得对于所述转基因是纯合的和对于FAD3基因中的至少一个功能损失性突变是纯合的所述F2大豆植物。
10.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所述DNA分析技术包括一种或多种选自PCR分析、定量PCR分析、SNP分析、AFLP分析、RFLP分析和RAPD分析的技术。
11.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所述DNA分析技术包括一种或多种选自PCR分析、定量PCR分析、SNP分析、AFLP分析、RFLP分析和RAPD分析的技术。
12.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所述DNA分析技术包括FAD3-1C基因序列中相应于SEQ ID NO:62的核苷酸687、1129、1203、2316、3292、3360或3743的位点上的至少一个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SEQ ID NO:62的FAD3-1C基因中的缺失的检测或大豆FAD3-1C启动子序列中相应于SEQ ID NO:63的核苷酸334上的鸟嘌呤、核苷酸364上的胞嘧啶、核苷酸385上的胸腺嘧啶、核苷酸387上的腺嘌呤、核苷酸393上的胞嘧啶、核苷酸729上的鸟嘌呤和核苷酸747上的胞嘧啶的至少一个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山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孟山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676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