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控制模制物件固持器中的空气流的阀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16979.X | 申请日: | 200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3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德里克·罗伯逊·麦克里迪;斯科特·格雷戈里·劳顿 | 申请(专利权)人: | 赫斯基注射器成型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5/02 | 分类号: | F16K15/02;F16K15/04;F16K17/02;B29C35/16;B29C45/43;B29C45/72;B29C49/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孟 锐 |
地址: | 加拿大*** | 国省代码: | 加拿大;CA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控制 物件 固持器 中的 气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但不限于模制系统,且更具体来说,本发明尤其涉及但不限于:(i)模制物件固持器;(ii)用于模制物件固持器的保持器;以及(iii)用于模制物件固持器的插入件。
背景技术
一些注射模制零件,例如用于吹塑模制成饮料瓶的那种塑料预成型件,需要延长的冷却周期以固化为大体上无缺陷的模制零件。就可通过一个或一个以上后模具固持装置在注射模具外部实现模制零件的冷却来说,注射模具的生产力可提高(即,减少循环时间)。多种此类后模具固持装置和相关方法是已知的,且在注射模制机循环时间的优化方面已证明是有效的。
在典型的注射模制系统中,例如参看图1A描绘的系统10,且如共同转让的第6,171,541号美国专利(发明者:纳特、威托德等人,2001年1月9日公开)大体上描述,当模具半模8、9分开时,刚模制的且因此部分冷却的模制物件2从半模8抽出,且进入模制物件固持器50(即,除其它之外,通常称为冷却管、取出管或冷却导管)。固持器50布置在模制物件固持装置15(即,除其它之外,通常称为臂端工具、载体板组合件、移除装置、后冷却设备)上,固持装置15经布置而以环形定位于模具中位置(在半模8、9之间以接纳模制物件2)与板外位置(如所描绘)之间以允许半模8、9关闭并开始另一模制循环。优选的是,模制物件2固持在固持器50中,直到模制物件2已充分冷却以使得其可抽出而没有进一步变形的风险为止。在固持在固持器50中时,可通过使用冷却/提取销14将冷却流体排出到模制物件2的暴露部分上来辅助模制物件2的冷却。冷却/提取销14布置在另一模制物件固持装置12(即,通常称为COOLJET(胡斯基注射模制系统有限公司的商标))上,固持装置12经布置而以环形定位在冷却位置(冷却/提取销14定位在邻近于模制物件2的暴露部分处)与板外位置(如所描绘)之间。还已知使用冷却/提取销14来从固持器50提取模制物件2。已通过各种手段来实现模制物件在固持器50与冷却/提取销14之间的转移。典型的转移过程中涉及的步骤包含:(i)将冷却/提取销14定位在模制物件2的适当区域内;(ii)将冷却/提取销14连接到负压力源,借此在模制物件2的所述区域内产生真空;(iii)从固持器50强制弹出模制物件2。一旦从固持器50释放,模制物件2就在施加的真空下由冷却/提取销14捕获,且通过固持装置12的重定位来提取模制物件。接着可重新处置使用固持装置12提取的模制物件2并接着通过施加正流体压力通过冷却/提取销14而弹出。
已知借助于未图示的直接机械动作来实践从固持装置15强制弹出模制物件2的步骤。举例来说,共同转让的第5,447,426号美国专利(发明者:格斯纳、迪尔特等人,1995年9月5日公开)描述一种机械致动轨道,其支承模制物件的向外延伸部分,进而从固持器迫动模制物件。已证明此手段是用于弹出模制物件的非常可靠的解决方案。然而,并非所有的模制物件都具有必要的向外延伸部分。另外,此类基于机械的弹出系统向固持装置增加了显著的重量,其需要较大的驱动马达来实现当前生产力标准要求的快速循环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赫斯基注射器成型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赫斯基注射器成型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69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浸镀锌酸洗槽的酸雾控制装置
- 下一篇:帽式自净橡皮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