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备立体化合物的方法和中间体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17967.9 | 申请日: | 200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4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G·J·塔努里;M·陈;Y·C·雍;R·E·富尔斯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弗特克斯药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31/20 | 分类号: | C07C231/20;C07C237/04;C07C247/04;C07D303/4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关立新;范 赤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备 立体 化合物 方法 中间体 | ||
交叉参照
本申请要求2006年3月1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第60/782,976号和2006年9月1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第60/844,771号的权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备蛋白酶抑制剂,特别是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方法和中间体。
背景技术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一个亟需解决的人类医学问题。HCV被公认为是大多数非甲非乙型肝炎的原因,据估计全球人口的血清流行率为3%[A.Alberti等人,“Natural History of Hepatitis C,”J.Hepatology,31.,(Suppl.1),第17-24页(1999)]。仅在美国,近四百万人可能已被感染[MJ.Alter,“The Epidemiology of Viral Hepatitis in the United States,Gastroenterol.Clin.North Am.,23,第437-455页(1994);M.J.Alter“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J.Hepatology,31.,(Suppl.1),第88-91页(1999)]。
当首次暴露于HCV,仅有约20%的被感染个体发展为急性临床肝炎,而其他人的感染似乎自发地消散。不过,在几乎70%的情形中,病毒建立起慢性感染,持续数十年[S.Iwarson,“The Natural Course ofChronic Hepatitis,”FEMS Microbiology Reviews,14,第201-204页(1994);D.Lavanchy,“Global Surveillance and Control of Hepatitis C,”J.ViralHepatitis,6,第35-47页(1999)]。这通常导致复发性和进行性恶化性肝脏炎症,经常引起更为严重的疾病状态,例如肝硬化和肝细胞癌[M.C.Kew,“Hepatitis C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FEMS MicrobiologyReviews,14,第211-220页(1994);I.Saito等人,“Hepatitis C VirusInfe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epatocellularCarcinoma,”Proc.Natl.Acad.Sci.USA,87,第6547-6549页(1990)]。 不幸的是,没有普遍有效的治疗可以削弱慢性HCV的进展。
在WO 02/18369中描述了作为蛋白抑制剂,特别是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化合物,其可用于治疗HCV感染。其中还公开了制备这些化合物的方法和中间体。但是仍然需要制备这些化合物的经济方法。
发明概述
本发明涉及制备式(I)的α-氨基β-羟基酸的方法和中间体,
其中变量R1、R′1和R2如本文定义,式(I)的化合物所具有的对映体过量为55%或更多。
该方法包括将不饱和酰胺或酯氧化形成相应的环氧化物,与适当的胺化剂形成α-羟基,β-氨基酸并拆分氨基-醇酰胺的步骤。
该方法和中间体特别涉及制备(2S,3S)-3-氨基-N-环丙基-2-羟基己酰胺。
这些方法和中间体可用于制备式2的蛋白酶抑制剂,其中变量R3和R4如本文定义。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特征为在制备式3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中使用这些方法和中间体。
发明详述
I.定义
如本文所用,术语“对映体过量(ee)55%或更多”指在化学物质中,一种对映体的存在量比另一种对映体多55%或更多。对映体可以是式1 中与氨基键合的碳中心(以星号表示),或是式1中与羟基键合的碳中心(也以星号表示),或是上述两个碳中心的结果。例如,以远离羰基进行计数,该化合物在这两个碳中心可以是(2S,3S)、(2S,3R)、(2R,3R)或(2R,3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弗特克斯药品有限公司,未经弗特克斯药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79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