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18456.9 | 申请日: | 200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8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中野智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13/00 | 分类号: | B60C13/00;B60C9/08;B60C13/02;B29C33/02;B29C35/02;B29L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段承恩;杨光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更详细地说涉及能够提高在胎侧部形成的标识的可见性、并且降低由标识成型时的空气滞留引起的硫化故障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在轮胎的胎侧部的表面上,为了显示制造商名称、商标名称等,从胎侧部的表面突出设置有由文字、图形、记号等构成的标识。以往,这样的标识为了提高标识的可见性,将标识的突出高度设置得尽可能地高。但是,在将标识的突出高度设置得较高时,会产生由标识成型时的橡胶流动不良引起的空气滞留,产生硫化故障的问题。
作为上述问题的对策,一直以来在形成在胎侧部的标识的形态上下功夫,提出了各种方案,这些方案中一边提高标识的可见性,一边改善标识成型时的橡胶流动不良,降低由空气滞留引起的硫化故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但是,在任何一个方案中,作为使提高标识的可见性与防止由空气滞留引起的硫化故障这一二律背反的特性兼备的对策都是不够的,都还有改善的余地。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5591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672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在胎侧部形成的标识的可见性、并且降低由标识成型时的空气滞留引起的硫化故障的充气轮胎。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中:在胎侧部的表面上在轮胎径方向上隔着预定间隔配置有在轮胎周方向上延伸的两根周方向突起,在所述两根周方向突起之间,在轮胎周方向上隔着预定间隔配置有与该两根周方向突起连接并在轮胎径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两根径方向突起,由所述周方向突起与所述径方向突起划分的区域被形成为从胎侧部的表面下凹的凹陷面,在该凹陷面上设有从胎侧部的表面突出的至少一个标识,将标识自胎侧部的表面起的高度设为小于等于周方向突起自胎侧部的表面起的高度以及径方向突起自胎侧部的表面起的高度。
根据上述的本发明,通过在胎侧部的表面上设置周方向突起和与其连接的径方向突起,将由周方向突起与径方向突起划分的区域形成为凹陷面上,在该凹陷面上形成从胎侧部的表面突出的标识,进而如上所述那样规定标识的高度,能够使在轮胎硫化时残留在标识与对其进行成型的模具的凹部之间的空气、经由向轮胎内侧凹陷的凹陷面与模具内面之间而有效地在对周方向突起以及径方向突起进行成型的模具的槽逸出,所以能够改善由标识成型时的空气滞留引起的硫化故障。
另一方面,在胎侧部的表面上,标识以由从胎侧部的表面突出的周方向突起与径方向突起包围的状态并以从向轮胎内侧凹陷的凹陷面比胎侧部的表面突出的状态形成,所以能够提高标识的可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半剖图。
图2是表示形成在图1的轮胎上的标识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2的III-III向视剖视图。
图4是图2的IV-IV向视剖视图。
图5是表示轮胎硫化时的标识部分的未硫化橡胶的流动的剖视说明图。
图6是接着图5表示未硫化橡胶的流动的剖视说明图。
图7是接着图6表示未硫化橡胶的流动以及残留的空气的流动的剖视说明图。
图8是图2的VIII-VIII向视剖视图。
图9是表示形成图8的标识的未硫化橡胶的流动的剖视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形成在胎侧部的表面的标识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图10的X-X向视剖视图。
图12是表示辅助突起的优选的例子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半剖图。
图14是从轮胎侧面方向观察的图13的标识的说明图。
图15是模具内面的局部省略部分放大图。
图16是在周方向突起与径方向突起的连接部分形成的橡胶须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除去图16的橡胶须后的痕迹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19是图18的局部放大图。
图20是表示周方向突起的其他例子的说明图。
图21是表示周方向突起的又一例子的说明图。
图22是表示径方向突起的其他例子的说明图。
图23是表示径方向突起的又一例子的说明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半剖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半剖图。
符号说明
1:胎面部 2:胎侧部 2a: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横滨橡胶株式会社,未经横滨橡胶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84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