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太阳能的加热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19068.2 | 申请日: | 200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4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朴正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朴正治 |
主分类号: | F24J2/08 | 分类号: | F24J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建秋;王凤桐 |
地址: | 韩国庆***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太阳能 加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太阳能的加热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使用太阳能的加热系统,该系统能够提高热效率和暖水效率,并能够显著地降低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从而足以商业化且不受地域和使用的限制而广泛使用,该系统甚至具有相较于传统技术的简单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代社会中,石油资源非常重要。在工业燃料和包括产生电能的发电厂在内的加热燃料领域,石油资源的作用非常巨大。另外,从石油资源中获得的塑料原材料被广泛用作包括服装业在内的生活必需品的原材料,以及各种建筑和土木工程的原材料。因此,无疑地,现代社会在依靠石油资源进行维系。
但是,由于地球上埋于地下的石油资源量有限,随着消耗的日益增大,石油资源将会枯竭。根据报道的数据,石油资源将会在几十年内耗尽。特别地,随着工业的发展,需要使用的石油资源量逐渐大幅增加。因此,发展替代能源迫在眉睫。
作为石油资源的替代能源,可以使用风能、水能、潮汐能、原子能和太阳能等。目前,这些替代能源与石油资源一起使用。
与石油资源不同,替代能源中的风能、水能和潮汐能等受局部地区和环境的影响。因此,实际上很难将风能、水能和潮汐能等应用于每个地方。
例如,如果不常有一定量的风速,就很难实际使用风能作为能量。同样地,如果不常有一定量的水能和潮汐能,就很难实际使用水能和潮汐能。对于核能来说,具有只要有设备投资就能在任何地方将核能作为能源使用的优点,但是从储量的角度来看,与石油能源相似,铀材料也是有限的。因此,很难说核能是最适当的替代能源。
同时,太阳能是真正无限的。虽然地球上不同纬度和经度上的太阳能有差异,但是太阳能具有足够的实用价值,因为太阳能基本上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都是可以得到的。因此,近来有很多利用太阳能来发电或运行加热系统和暖水系统的实例,而且使用太阳能的应用呈日益增加的趋势。
作为使用太阳能的一个实例,在周围环境中容易见到太阳能屋。该太阳能屋采用太阳能加热系统,该系统包括热量收集部件、热量存储部件和热量利用部件。太阳能屋使用太阳能实现了提供加热系统或暖水系统的效果。
顺便说明,现有的、广泛使用的太阳能系统采用相对复杂的结构。因此,考虑到建造或维持这种现有的、具有相对复杂结构的太阳能系统的成本,现有的太阳能系统的效率非常低。因此,现有的太阳能系统没有广泛地商业化,并且在地域和使用方面受到相当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弥补传统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太阳能的加热系统,该系统能够提高热效率和暖水效率,并能够显著地降低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从而能够商业化并不受地域和使用的限制而广泛使用,该系统甚至具有相较于传统技术的简单结构。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提供一种使用太阳能的加热系统,该系统包括:单元壳体(unit housing),该单元壳体中形成有空气加热腔室;进气部件,该进气部件设置在所述单元壳体的一侧,以使外部空气流入所述空气加热腔室;排放部件,该排放部件设置在所述单元壳体的另一侧,并排放出在所述空气加热腔室内加热了的空气;多个凸透镜,该多个凸透镜设置在所述单元壳体的一个表面上以收集阳光;以及加热板,该加热板设置在所述单元壳体的空气加热腔室内,并设置在由所述凸透镜设定的阳光的焦点位置上,该加热板通过由所述凸透镜收集的太阳能加热,从而加热所述空气加热腔室内的空气。
优选但不是必须地,在所述单元壳体的内壁表面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还可以设置有反射件。
优选但不是必须地,所述加热板可以是铜板。
优选但不是必须地,所述使用太阳能的加热系统还可以包括外部壳体,该外部壳体设置在所述单元壳体的外部,并容纳所述单元壳体,其中,在邻近所述凸透镜的所述外部壳体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透明板,在所述外部壳体的侧壁和所述单元壳体的侧壁之间可以插入有绝热材料。
优选但不是必须地,在所述单元壳体容纳在所述外部壳体内的状态,沿横向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单元壳体,其中,在所述单元壳体的相互接触壁上可以形成有连通孔,从而使所述单元壳体的所述空气加热腔室相互连通。
优选但不是必须地,通过在横向方向上连接所述单元壳体而形成的所述连通孔可以排列设置成Z字形。
优选但不是必须地,当所述单元壳体在横向方向上结合时,所述进气部件可以形成在一个所述单元壳体上,所述排放部件可以形成在另一个单元壳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朴正治,未经朴正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90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