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静电雾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19252.7 | 申请日: | 200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4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秋定昭辅;小幡健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5B5/057 | 分类号: | B05B5/057;B05B5/025;B05B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春晖;李德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 雾化器 | ||
1.一种静电雾化设备,包括:
发射电极;
相对电极,与所述发射电极相对布置;
冷却装置,配置来冷却所述发射电极,以便将周围空气中的水凝聚在 发射电极上;
高压源,配置来在所述发射电极和所述相对电极之间施加高电压,以 便对冷凝水进行静电充电,以将带电微小水微粒从所述发射电极顶端的放 电端释放;以及
控制器,配置来监视在所述发射电极和所述相对电极之间流过的放电 电流,以便基于放电条件控制所述冷却装置,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来提供具有覆盖预定目标放电电流的宽度的 目标放电电流范围,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来提供起始控制模式和正常控制模式,
所述起始控制模式被提供来控制所述冷却装置,来以预定冷却速率冷 却所述发射电极,直到所述放电电流达到所述目标放电电流范围内,
所述正常控制模式被提供来在所述放电电流达到所述目标放电电流 范围之后基于所监视的放电电流进行控制冷却装置的反馈控制,以便将所 监视的放电电流保持在所述目标放电电流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雾化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 来在所述放电电流第一次达到所述目标放电电流范围内且满足预定条件 时执行所述正常控制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雾化设备,其中,所述预定条件被限 定为使得在所述放电电流第一次达到所述目标放电电流范围内时,所述控 制器控制所述冷却装置,以在固定时间间隔内保持所述发射电极的温度, 在所述固定时间间隔期间,所述放电电流保持在所述目标放电电流范围 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雾化设备,其中,所述预定条件被限 定为使得当所述放电电流第一次达到所述目标放电电流范围内时,所述控 制器控制所述冷却装置,以在固定时间间隔内保持所述发射电极的温度, 在所述固定时间间隔期间,所述放电电流超过所述目标放电电流范围的最 大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雾化设备,其中,所述预定条件被限 定为使得当所述放电电流第一次达到所述目标放电电流范围时,所述控制 器控制所述冷却装置,以在固定时间间隔内保持所述发射电极的温度,在 所述固定时间间隔期间,所述放电电流低于所述目标放电电流范围的最小 值,并且所述冷却装置以其最大效率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雾化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 为在当确定放电电流在所述目标放电电流范围之外时,放电电流变得小于 所述目标放电电流范围的最小值,并且同时,所述冷却装置以其最大效率 工作的情况下执行所述正常控制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雾化设备,其中,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来检测下面的条件:
在所述放电电流第一次达到所述目标放电电流范围内时,所述控制器 控制所述冷却装置以在固定时间间隔内保持所述发射电极的温度,在所述 固定时间间隔期间,所述放电电流在所述目标放电电流范围内;
在所述放电电流第一次达到所述目标放电电流范围内时,所述控制器 控制所述冷却装置以在固定时间间隔内保持所述发射电极的温度,在所述 固定时间间隔期间,所述放电电流超过所述目标放电电流范围的最大值;
在所述放电电流第一次达到所述目标放电电流范围内时,所述控制器 控制所述冷却装置以在固定时间间隔内保持所述发射电极的温度,在所述 固定时间间隔期间,所述放电电流低于所述目标放电电流范围的最小值并 且所述冷却装置以其最大效率工作;以及
在确定放电电流在所述目标放电电流范围之外时,放电电流变得小于 所述目标电流并且所述冷却装置以其最大效率工作,以及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来在以上条件中任一条件满足时将所述起始 控制模式转移到所述正常控制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雾化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 来在确定所述放电电流在所述目标放电电流范围之外时,在放电电流大于 所述目标放电电流范围的最大值并且同时所述冷却装置以其最大效率工 作的情况下停止所述冷却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925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胎支撑弹簧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自动涂卡铅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