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气体使眼镜片脱镜片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19834.5 | 申请日: | 200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4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兹比格涅夫·维特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库柏维景国际控股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11/00 | 分类号: | B29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孟 锐 |
地址: | 巴巴多斯*** | 国省代码: | 巴巴多斯;BB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气体 眼镜片 镜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造例如隐形眼镜的眼镜片。更明确地说,本发明涉及使用气体来促进 例如聚硅氧水凝胶隐形眼镜产品的经聚合隐形眼镜产品与隐形眼镜模具部件分离的脱 镜片方法和系统,以及利用所述方法和系统生产的隐形眼镜。
背景技术
在铸造模制杯中生产例如隐形眼镜的铸造模制镜片。铸造模制杯可理解为由两个模 具部件或半模形成的镜片模具。模具部件中的一者具有界定镜片的前表面的凹表面。另 一模具部件具有界定镜片的后表面的凸表面。为生产例如隐形眼镜的镜片,有必要使两 个模具部件分离(例如,使模制杯或镜片模具脱模),且使在模制杯中生产的镜片产品 分离(例如,使镜片产品从模具部件中的一者脱镜片)。
对于例如基于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ydroxyethylmethacrylate,HEMA)的铸造模制 镜片产品的相对较硬的经预水合镜片产品来说,可通过利用足以克服镜片产品与模具部 件的表面之间的附着力的力来压缩模具部件来使经聚合的镜片产品脱镜片。由于材料的 刚性,材料趋向于支持其自然形状。因此,可仅使用压缩力来容易地使相对较硬的镜片 产品与模具部件分离。然而,此些方法对相对较柔软的或具有较低模数的经预水合镜片 产品是没用的。举例来说,此些脱镜片方法并不有效地使聚硅氧水凝胶隐形眼镜或类似 镜片材料与模具部件分离。
使相对较柔软的镜片产品脱镜片的一种替代方法是将模具部件和与之接触的镜片 产品浸泡在大量液体中。虽然使用浸泡方法可有效地分离镜片,但这些方法需要额外机 器和时间,这可能负面地影响大量隐形眼镜的生产。
因此,仍需要准许柔性镜片产品与镜片模具分离且不需要液体浸泡的新的脱镜片方 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试图解决此需要和其它需要。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使用压缩与 经引导气体的组合来使镜片产品与镜片模具部件分离。另外,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可包 含在镜片产品与模具部件分离的同时使模具部件旋转的步骤或组件。本发明的方法和系 统有效地使相对较柔软的镜片产品从镜片模具部件脱镜片,且尤其可用于使聚硅氧水凝 胶隐形眼镜产品从镜片模具部件脱镜片。
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和额外揭示内容中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如从上下 文、本说明书和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的知识将明白,本文所描述的任一特征或特征的组 合均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只要包含在任一此组合中的特征不会互相矛盾。另外,可 将任一特征或特征的组合从本发明的任何实施例逐一排除在外。本发明的额外优点和方 面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图式和额外揭示内容中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眼镜片的脱镜片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说明用于聚硅氧水凝胶隐形眼镜的另一脱镜片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生产的隐形眼镜的图解。
图4是眼镜片脱镜片系统的图解的透视图。
图5是图4的脱镜片系统的经放大的透视图。
图6是用于使图4的脱镜片系统的夹盘旋转的旋转组件的透视图。
图7是图4的脱镜片系统的机械和电组件的图解的平面图。
图8是在脱镜片之前在图4的脱镜片系统的夹盘上的阳隐形眼镜模具部件上的隐形 眼镜的侧平面图。
图9是在脱镜片过程之后的类似于图8的侧平面图。
图10是在本发明的脱镜片系统和方法中有用的额外压缩组合件的透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方面而提供的示范性自动化脱镜片系统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已发明制造例如眼屈光矫正装置(ocular refractive correction device)的眼镜片的新 方法。更具体地说,已发明有效地使例如隐形眼镜的经聚合的眼镜片与用于生产镜片的 模具部件分离的脱镜片方法和系统。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使经聚合的镜片产品与模具部 件分离,而无需使用例如水和类似物的液体来浸泡镜片。因此,本发明的方法可被理解 为机械脱镜片方法。如本文所论述,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可生产具有临床可接受 的镜片特征或特性的眼镜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库柏维景国际控股公司,未经库柏维景国际控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98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