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安装设备的可安装于墙壁的框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19976.1 | 申请日: | 200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4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唐R·伯恩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R·伯恩斯 |
主分类号: | E04H1/00 | 分类号: | E04H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德强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安装 设备 墙壁 框架结构 | ||
1.一种框架结构,可固定到墙壁上用于支承一件或多件设备,上述框架结构包括:
周边结构件,所述周边结构件具有第一和第二水平梁及第一和第二垂直梁;
至少一个中间垂直梁结构件,所述垂直梁结构件在上述第一和第二水平梁之间延伸,并固定到上述第一和第二水平梁上;
用于可拆卸地将至少一个覆层板固定到上述垂直梁结构件中的一个上并限定上述至少一个覆层板和所述墙壁之间空间的机构;以及
用于将上述框架结构固定到上述墙壁上的机构,包括:
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垂直梁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横向安装件;以及
至少一个支承架,所述支承架具有至少一个安装叉,所述支承架适于固定到所述墙壁上,上述至少一个安装叉适于容纳上述横向安装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进一步包括多个支承架;每个支承架包括多个可枢转地固定的安装叉;
其中每一上述安装叉限定一狭槽,而且,进一步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贯穿所述狭槽并适于被上述多个支承架用螺纹接纳,因而上述多个安装叉能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可转动地移动,上述第一位置移动上述框架结构远离上述墙壁,而上述第二位置移动上述框架结构朝向上述墙壁,上述紧固件适用于能被固定,以便防止上述多个安装叉从上述第二位置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结构,其中上述多个支承架在邻近上述多个安装叉处限定在该支承架上的拱形凹槽,当上述多个安装叉处于上述第二位置时,上述横向安装件容纳在上述拱形凹槽内,上述多个安装叉包括指形件,所述指形件延伸到上述横向安装件外面,以便当上述安装叉处于上述第二位置时,防止上述框架结构从上述支承架中移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中,上述垂直梁结构件的至少其中之一包括沿着其延伸的通道;
其中,上述框架结构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可移动地设置在上述通道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结构,其中,上述垂直梁结构件的至少其中之一包括沿着其延伸的通道;
其中,上述紧固件包括螺母和螺母夹持器,所述螺母固定在螺母夹持器内,以及容纳在上述螺母内的螺栓,上述螺母和螺母夹持器摩擦地接合限定上述通道的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框架结构,其中上述螺母夹持器由模制塑料材料形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框架结构,其中上述螺母夹持器包括基部、从上述基部的周边成正交地延伸并形成内腔的连续的外缘,上述螺母容纳在所述内腔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框架结构,其中上述外缘形成为使得在上述外缘和上述螺母之间存在干涉配合,以便将上述螺母固定在上述螺母夹持器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框架结构,其中,上述垂直梁结构件的至少其中之一包括沿着其延伸的通道;
其中,上述通道由朝向内的间隔开的指形件形成,并包括基部表面,上述螺母夹持器当设置在上述通道中时接合上述指形件和上述基部表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框架结构,其中,上述垂直梁结构件的至少其中之一包括沿着其延伸的通道;
其中,上述螺母夹持器还包括摩擦增强件,所述摩擦增强件从上述基部朝着与上述外缘相反的方向延伸,以便接合上述通道的上述基部表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框架结构,其中上述摩擦增强件是带状构件,所述带状构件在一开口上方形成拱形,该开口在上述螺母夹持器基部中的中央形成。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其中上述周边结构件包括基部件、直臂和弯臂,上述基部件具有第一和第二边缘,上述直臂从上述第一边缘延伸,而上述弯臂从上述第二边缘延伸,上述弯臂形成上述框架的周边结构件的周边。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框架结构,其中上述弯臂包括向内倾斜的末端位置。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框架结构,其中,上述垂直梁结构件的至少其中之一包括沿着其延伸的通道;
其中,在上述周边结构件的上述第一和第二垂直梁上的上述基部件各限定一通道,所述通道由一对朝向内的间隔开的指形件和基部表面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R·伯恩斯,未经唐R·伯恩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997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